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2-07-29 12:17:50

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摘 要: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审美教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自然美;艺术美

美育与德、智、体、劳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它们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中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就是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美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郭沫若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审美教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在智育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包含着“美育之元素”。如语文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都具有美的魅力。这里我就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审美教育的渗透。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在得到专门知识的同时,伴随着愉悦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它也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染美的法则,获得美的知识和审美技能,陶冶美好的情操,使人整个心理功能和心理结构趋向完美,实现人格美。

要想很好地在语文课中渗透美的教育,首要的条件就要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修养,有良好的素质,要心灵美、教态美、语言美、教法美等。我这里只从语文课中的美学知识浅谈它们的关系。

语文教学是围绕课文进行传授知识的,教材历来都精选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中有对真善美的褒扬,也有对假恶丑的鞭挞;既有表现自然风光的美,也有表现建筑园林的美;不仅有诉诸情感的形象,也有理性的论证,或表现为艺术美或表现为理性美。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这些审美教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几种审美教育。

一、正确的审美观念教育

审美只有按照正确的观点去指导,才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如,在《大理石街》这篇课文中,在教学中我结合“大理石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的,要经过人的选择和琢磨”,“是的,美是人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给学生讲解劳动对显示大理石的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伟大的”这一劳动美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在《手》这篇课文中,在《落花生》教学中,我都告诉学生不能光凭外表来辨析美丑,而要深入到事物的实质中,去发现它的内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

二、语文课文中自然美的教育

如,《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他以优美的文字、活泼的笔调、先抑后扬的写法,描绘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在教学中,我就以下几点进行审美教育。环境美:有河有树,有山有塔,环境幽静;树美:横展的姿态,绿得可爱,亮得发光耀眼的叶;鸟声美:一声鸟叫划破静寂的林空,由领唱到众鸟争鸣的合唱,由清脆悦耳到雄壮有力,再由交响乐到独奏;鸟色美:“花的”美丽多姿,“黑的”英姿潇洒;鸟形美:大的魁伟,小的玲珑;鸟姿美:鸟儿左顾右盼地叫,精神抖擞地飞,刚健有力地扑,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课文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美、爱发现美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在语文课文中实际上也包含了音乐、美术等艺术美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音乐、美术美的教育。如,《月光曲》这篇课文中就渗透了音乐知识、音乐审美的教育。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下钢琴曲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配合课文描写播放《月光曲》的钢琴曲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到钢琴曲由轻柔到激越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另外,在一些古诗教学中,因为古诗很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就可以进行美术的审美教育。

四、其他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中也有体现

如,《未来的房屋》中的科学技术美,还有散文的语言美,小说中的人物美,以及文章的结构美等。

总之,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连的,我们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的改革,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渗透其他思想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十中学小学部)

上一篇:浅淡班级文化的建设 下一篇:让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绽放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