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让童年温暖

时间:2022-07-29 05:17:41

教育,请让童年温暖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但对“童年”的眷顾与回眸,却是在自己成年以后;对“童年意识”的觉醒与呵护,更是在自己成为教师,在与“教育”“生命”“成长”等字眼的不断亲近、叩问与对话中,渐渐明朗起来的。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林采宜在其《底色》一书中写过:“许多人永远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是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或许,正是童年的风雨飘摇和曾经的孤独无依,教会了我自立自强和静心思考?或许,正是童年时期的亲近自然和田间劳作,让我懂得了感恩大地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有,我多么感恩曾经的老师、校长、同学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他们对我的厚爱有加与高度认可,为当年那个敏感、脆弱的幼小心灵注入了受用一生的暖流与力量!细细想来,今天竟然处处都能找到童年生活的渊源和影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神秘、最原始的精神胚胎期!童年时光,能否为将来积蓄源源不断的向上的力量,最关键的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和精神!我不由得想到当下的儿童——我们的学生,他们的童年质量如何?

与当年的我们相比,现在的孩子显然是被“高关注”“高宠爱”也被“高期待”的一代。成人世界对“物质性”和“功利性”的追求永无止境,故而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在备受宠爱、衣食无忧的同时,也背负了与生俱来的使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成绩成了比孩子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因而,有人不无痛心地指出,现在是一个童年正在被大面积污染和忽略的时代。“童年像只彩色的气球,很多孩子的童年还没有撑开,还没有显示出绚烂多彩的空间,就空瘪着被忽略了,结束了。”

童年不该就这样消逝!童年苍白的生命是可悲、可叹的!

戴安·伦曼斯在《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中说:“童年不仅是人的根基,而且也是人的核心。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年月被记录在年轮的最核心处,尽管它已被日后的岁月所包围,但那最初的年月仍然发挥着核心作用,童年,就是人这棵树最中心的年轮,是人这棵树的树心,它始终默默地滋养人的一生。”它警醒我们——家长和老师——孩子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他人: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不会重来!童年形成的生命中的“最初的年轮”,将与人的一生如影随形!我们的“童年意识”必须醒来,“呵护童年”不能等待!

那么,童年这份精神画卷中最重要的几笔,需要哪几样东西来勾勒?我觉得:饱满的情感,独立的思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就是不可或缺的支柱或底色。何不让我们在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和孩子们一起的经典阅读中,在引领孩子们亲近自然、亲历实践中,为儿童的童年生命铺就温暖的底色、勾勒明亮的线条呢?

一些声音由远及近,紧紧萦绕心头——

做童心的呵护者吧:当你的孩子或学生眼中充满好奇,脑中满是憧憬,嘴中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时,千万不要不耐烦或无动于衷;当他们煞有其事地与花鸟虫鱼、蓝天流云喃喃细语,当他们专注地拿起画笔涂鸦心中的梦想,当他们拿起紫砂泥、手工纸构筑心中的蓝图时,千万不要漠视童心之烂漫,千万不要漠视童年那有梦的、飞翔的世界……

做智慧的启迪者吧:当为人父母者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时,当老师每天步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围绕一定的问题开展读书、交流、质疑、思考、动手实践时,请记得我们最关注的不仅只是孩子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借这个题、借这个事、借这个时空为孩子开启智慧的窗户,让他们透过窗棂尝试着去触摸、去感受、去体味、去积淀……

做精神的引领者吧:多彩的生命需要向上的精神作支点,向上的精神需要日积月累地、点点滴滴地从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日常交往中去提取、去建构、去不断地充盈。任何精神的苍白或荒芜都会让人找不到方向感、进取感、幸福感。

做生活热情的激发者吧:用我们的行动或语言告诉孩子,生活的海洋如此广阔无垠,生活的天空如此湛蓝如洗,只要他内心坚强,只要他执着向前,不管乌云漫天或是风雨来袭,太阳每天都可以是新的。做一个懂得珍爱、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吧,那样的生命才充满张力!

当然,我们有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欣赏,只是暖心地陪伴,只是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温暖童年吧,它将给孩子一生的滋养!

上一篇:民俗文化中的融合现象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观察 下一篇: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