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学内容 培养科学方法

时间:2022-07-29 12:05:27

挖掘教学内容 培养科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渗透,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内容,培养整体思维;挖掘变式问题,训练科学方法;充分挖掘概念,进行科学分析;充分挖掘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挖掘教学内容,培养科学方法谈几点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充分挖掘内容,培养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的思维倾向。而整体思维具有快捷、简约、跳跃和独立等特点。它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特别独特。对学生而言,它能帮助学生审时度势,宏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我们还要紧紧围绕课本中的内容,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挖掘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平台,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总之,我们还应以“本”为本,提倡广泛汲取课外知识,丰富营养,为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宽广的思维天地,打造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例如,在探索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这样的高考问题:(2001年全国高考题)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v0行驶,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孩a和b,分别静止站在船头和船尾。现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然后小孩b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b跃出后小船的速度。

此问题一展示,学生认为是高考问题,他们思维特别活跃,兴趣盎然,个个都想试一试,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析、讨论,看哪一小组解决方法最佳。

此题,学生想要直接考虑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我们退一步思考,就会海阔天空,思路会突然豁然开朗。可引导学生利用整体思想,选小孩a、b和船作为系统,考虑整个运动过程,进而可发现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即把小孩a、b和船组成的系 统为研究对象(水的阻力忽略,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学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可解决问题,具体解题过程略。

二、充分挖掘概念,进行科学分析

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形成物理知识、规律的关键,它反映的是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最本质的问题。而概念的形成是以观察实验或生活实例为基础,经过抽象,再给予高度严格的概括而成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物理概念,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分清来龙去脉。当然,我们还应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经历下列五个过程:1.感知活动;2.构建系统结构;3.掌握方法;4.巩固深化;5.评价反馈。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理论依据,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概念,帮助他们完成“概念结构”。另外,我们还要充分挖掘概念教学中各环节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去掌握物理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从而达到培养抽象思维的目的。

当然,我们在科学探究内容时,还要把某些概念的典型探究方法作为重点凸现出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强化性训练,进而实现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探索电容器教学时,为了进行科学分析,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概念,首先在给出电容器的电容定义之后,很多学生会把公式作为概念化身,他们只注意记公式,而恰恰忘记了它的物理含义。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分析:C、U、Q三个物理量的特性与生活中的哪些相类似?这下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个个抢着回答,你一句,我一句,通过讨论交流,他们把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电量与一个直圆筒的底面积、水深度、水量相对应,进行类比,从而深刻领会电容C跟Q、U无关,而是由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的。笔者采用这样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电容器的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也让学生体验到使用这些方法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充分挖掘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为实验具有新奇性和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它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也是探究问题的动力。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认真挖掘 实验素材,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科学分析,认真研究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我们还要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设置实验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探究问题,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由学生自己亲自去实践,并通过听、看、思、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来完成,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更要注重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获取知识的乐趣。

例如,在探索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一改以往只顾赶教学进度,而把学生的疑问扼杀掉的局面。如在一次探索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时,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不用“半偏法”,而改用其他偏法,如1/4或3/4偏法是否能进行?笔者在积极肯定该生肯动脑筋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对学有困难的小组引导他们查阅文献资料,尽量把学生推向前台,让他们自己去获取问题的答案,发现新知识。通过各组学生自己探索,他们发现采用不同的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结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差;学生通过科学探索,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实验的原理,也更掌握了此实验的满足条件和实验误差分析的方法,并有效掌握实质问题。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自己亲自探索,使他们通过动手实验、亲自研究,会最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准绳,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努力去广泛汲取物理知识,不断把我们的学生打造成新时期有用人才。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情商因素 下一篇:《光的直线传播》观课议课实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