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应用能力

时间:2022-07-28 11:17:52

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应用能力

摘要: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工具,是检测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设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数学作业设计若能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中。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进行了下面几种数学作业形式的尝试与研究:

一、设计生活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提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

例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小区门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最后根据绘制成的统计图分析、讨论,得出从统计图中发现的问题。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二、设计自主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布置作业。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堂结尾前,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要求:请你结合今天所复习的知识为同学们设计一道作业题。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纷纷回答:

生1:请你测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生2:请你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长与宽,并算出它的面积。

生3:如果一块铁板(平行四边形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那么它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取整数。)

这样学生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数学经验,体验着学习主人的快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在100以内的质数表给出上进行了精心设计,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一步步除去非质数,找出所有的质数,学生完全靠自己获得新知。然后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观察质数表,讲一讲自己的发现;再请学生说一说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的哪些知识。这一过程,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在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留下的问题让学生向家长、老师、书籍、网络……学习,这样设计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和情感,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看来仅仅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十分有限的,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亲身参与课外实践,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如,教学“百分数”后,做小会计师,在父母的带领下把自己积攒的钱存起来,根据银行的利率算―算,怎样存钱更合算,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和计算利率的方法,或者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计算打折商品的总价。再如:教学“千克和克”时,分小组活动,称一称自己小组准备的蔬菜和水果,像l千克西红柿或茄子大约有几个,l千克苹果或桔子、香蕉大约会有几个。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体验生活。设计开放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广泛的数学经验,学以致用,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者有心,学者有益。”创新作业形式,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文化视野下低碳教育体系构建的体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覆盖义齿常见的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