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浅析

时间:2022-07-28 10:51:45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浅析

摘 要: 对于数学学困生,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学数学的畏难情绪 ,引学困生入门,用易懂内容发展学困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 恢复信心; 克服畏难情绪

中图分类号: G633.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110-01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感到头疼、揪心的一个群体。面对这部分学生,各位老师肯定都是在费尽心机地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他们学好,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大纲)标准明确写到“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情动人,恢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都表现出数学成绩差,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兴趣不浓,存在自卑心理。作为老师,首先我不会歧视他们,而是更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也不会更多的责备他们,而是与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与他们一起寻找弥补的办法和途径。基础差的同学要补相应的知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差的同学,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要有理想,有追求。严格规范的要求他们,坚决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只要我们平时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的情绪会高涨起来,一旦他们对老师有了信任感,对学数学的兴趣就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学数学的畏难情绪

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帮助会唤起他们一时的学习热情,但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收获不大,可能就会泄气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往往意志力薄弱,很难克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我总是鼓励他们,强调“学贵有恒”告诉他们要学数学,也绝非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要一学期一学期的坚持下去,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提高,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变,因此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使他们有稳定的学习兴趣,我深知平时的“奖励”是很重要的,哪怕是考试分数提高一分也不要忘了表扬,平时作业做对一道题要加以肯定。

三、抓概念,基础的数学,引学困生入门

学懂数学概念,掌握好基础知识 ,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死板,更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我特别重视概念和基础的教学,使他们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如要求学生对概念要做到四会:会口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运用。对难懂的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我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并为学生示范几回,再让学生完成,并逐一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再强调掌握较差的地方,直至每一位学生都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对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重理解,重应用。不要死记硬背,死搬死套,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地表述。我会特别鼓励学困生这样做,使学困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才能使学生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

四、利用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由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会使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异很大。我特别重视中差学生的信息反馈,根据他们上课的面部表情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调整堂课的节奏,知识的广度,深度等。控制住他们能接受的程度上,以免他们又带”新账“。对于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困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弥补。对学困生的作业最好能当面批改,及时纠正。特别要纠正他们主观臆造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主观错误。

五、用易懂内容发展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思维能力差,要根本上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困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制,我总是选择他们易懂的知识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用概念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引导学困生对具体对象的观察、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然后要他们抽象概括给出定义,我再将其补充完整形成定义。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抓重点,抓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在学困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辅导学困生

课堂时间有限,对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外时间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外时间主要有第二课堂和晚修,由于学困生在课堂上能吸收消化的知识有限,教师若能每天坚持课外辅导学生,对学困生的促进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但辅导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认为课外辅导不是简单的给个别学生重复课堂的知识,可以针对当天的课堂反馈,出一些基础的题目让一些学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们进行点评。当然教师的精力也有限,这时候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优生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

七、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都要关心爱护学生,作学生的朋友,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等等,目的都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一个可依赖的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八、辅助多种教育手段与措施,激发和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适当的教育手段可以辅助教学使教学变得更有效。例如,我们可以为学困生制订学习目标,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进行小奖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把静的教材变成动,让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

九、用“赏识”教育,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扬,对于后进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经常被训斥、讽刺的学困生,利用他们的一丁点进步,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他们将会得到很大的精神需求,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知道“我能行”。主宰命运的是积极的心态,成功的自信。为了维持这种积极的心态,在上课时首先应该让学习的内容尽量简单一点,浅显一些,使问题通俗易懂,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思考,去动手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于数学学困生,我们通常采用鼓励法、多帮一、优教差等多种方法,并在上课时以学困生为起点,重点也是学困生,提问、演示、检查、指导、批改都优先考虑学困生。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 2011.

[2] 林奇兵. 数学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2-5-13.

上一篇:“感知计算”承载英特尔复兴梦 下一篇:农村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评价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