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师生对话,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28 09:53:21

关注师生对话,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话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促进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进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对话;教学情境;教师引导

教学中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服从,常常导致教师越是教学生越是不愿意学,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这种僵硬的师生关系,建立适应时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双方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快地实现高效课堂。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师生对话、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加以探讨。

一、设置教学情境,促使师生间产生“对话”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一个“气场”,这个“气场”看似说不清楚,然而却是一堂课所不能少的重要因素,它就是“情境”。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正如“什么样的情境就为学生创设了什么样的思维、心理、人际空间”。如,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还能促使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情境才能更有利于产生师生对话,促进师生对话的有效,让师生共展生命魅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实现高效课堂。如,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体会进行讨论,这样开放的情境让学生更加乐于去思考、去表达,张扬个性,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对话,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耐心等待,耐心引领,适时引领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耐心,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去理解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这是师生对话的前提。因为没有学生充分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就不会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师生间的对话就会缺乏基础,那么对话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当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这时教师就必须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这十分有利于让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必然会越来越真诚,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尊重学生、善于倾听是进行师生对话的前提,但是有效的对话关键在于倾听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适时引领,对话中要能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闪光点,通过师生对话,碰撞出思维、情感、智慧,让学生从中获得能力、方法和习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师生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心潮相逐、情生情激情奔涌,呈现出精神的师生对话,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程志华.对初中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探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3).

(作者单位 陕西省武功县南仁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圆锥曲线中的类比教学 下一篇:初三复习备考的几种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