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看法

时间:2022-07-28 08:27:54

浅谈关于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看法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初中;教学;改革;实践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情理互动,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谋求人文与科学、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一、调动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动脑“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恰当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

2.开口“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教材知识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并及时组织讨论。这样,既能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动手“多做”。通过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们能自觉做到课前自己预习,课堂互相督促笔记,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适当练习。也可以经常根据教材,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课的教学,本身实践性很强,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生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卜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人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学的情趣性

1.语言表达的幽默化。教师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教师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决的笑声中接受政治观点。如讲到“宗教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时,选用恩格斯的名言“假如牛能绘画的话,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学手段应多样化。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多样使用教学媒体,通过看图解意、图表分析、实物实验、小品表演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得懂、记得牢,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政治知识。

四、努力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评价的改革教学将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而思想政治课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检测,评价的标准就是问题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制约其思想和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努力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另外,还可采取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能为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舞台,也一定能激发其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志智.刍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下一篇:励志梦工厂,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