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时间:2022-07-28 06:48:51

浅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

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探讨了地理教师如何在新课程下营造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和传承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的特点。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转变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传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在知识的礼堂中,不断碰撞出知识生命的火花,而教师则要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中,不断激发学生知识生命的潜能。于是师师、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了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引出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反思行为。

二、量力而行,确定合理适度的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的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量,更关注它的质。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活化力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知识是教学的有效知识。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少,知识点过少,也会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重新的划分。如对“大气的运动”一节,我就将“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分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重点分析形成原理,第二课常见形式及应用。由于时间分配不紧张,所以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消化内容,教学效果显著。

三、因势利导,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地理课程标准讲究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案例式教学的运用得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讲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就有了一次深刻的感悟。说实在,备这节课时我认为这节课是有点闷的,讲的都是概念和规律,没有什么闪光点能提起学生兴趣。结果开始的5分钟讲“城市形态”时真的如我所料,学生只是默默的接受着知识,虽然还是有问必答,但是一点提不起兴趣。因为书本上举的例子是:团块状城市——成都;分散状城市——重庆;条带状城市——兰州,这些例子对于生活在小城市的学生来说太陌生了。突然,坐在后排的同学冒出一句:“老师,满洲里城市是什么形态啊?”我愣了一下,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满洲里城市的轮廓图,而这时,班上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这时,我突然好象看到了这节课的曙光,原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熟悉的身边事。我灵机一动,说:“既然同学们对自己居住的满洲里这么感兴趣,那么下面我们就以它为例,来研究一下城市的功能分区。请同学们用几分钟阅读一下书本内容,思考一下,满洲里的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分别在哪里?”我知道,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起了。接着我让学生以自由为原则,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方框中大概标出满洲里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位置,再一起分析这三种功能区布局的特点,想不到这节课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教师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激励、活氛围;多用图、建联系;多引导、促探究;多设疑、创情境;多归纳、显规律;多训练、辅方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课堂是互动的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合作中动态生成。另外,还要控制教学时间与节奏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思维、教师语言、课堂情感节奏的调控。优化教学时间管理,控制教学时间与节奏。还要科学分配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时间。教师应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设法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