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7-27 10:21:01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实践实习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论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对优化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环境,改革学生实习制度及加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s, it'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practice,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 on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optimize the existing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 environment, reform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实习基地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outstanding engineers plans;practice bas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52-02

0引言

国家提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程素质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按照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着重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加快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我国高校在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体系单一,外部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等问题一些问题,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

1本科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1.1 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习环节过多,且大都分散在几个学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验证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 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生产实习实践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实际参与到生产环节中去,学生实习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大纲陈旧单一,学生对各类实习环节基本没有可选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更不谈不上工程素质的培养。

1.2 实习单位落实困难企业的现实生产环境与接待能力和高校投入的外出实习经费预算是高校在选择企业时经常遭遇的矛盾,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1.3 学生外出实习制度不完善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一直没有建立“实习制度”。学生实习时间短,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日常工作,实习经费预算太低,单位不愿接受。

2建立面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卓越工程师计划”应用型工程人才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与传统本科培养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3+1”模式,即3年学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本科阶段学生在低年级学习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三年级后开始进入企业学习。在企业充分参与下,探索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工程专业人才。

2.1 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面向工程,注重宽基础、重应用。实践环节设置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工程教育面向实践的思想。

2.1.1 加强工程基础实践教学在工程基础实践环节中注重培养工程人才必备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设置数学、物理类基础性课程及有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得到实践技能训练。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以下简称通信学院)注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其特点是一条龙、分层次、不断线。我院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对一些工程学科基础教育中,例如工程数学,通过设置数学建模方法课、专题研究和大作业等实践环节,加强工程基础的实践环节培养。

2.1.2 突出面向工程的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重点设置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实践、专业技术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是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训练。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了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时间和宽松的实验环境,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自主设计整个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2 基于校企结合的综合型实践教学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强调“3+1”模式,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学生在企业进行培养。企业学习阶段是在学校学习阶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对知识、能力、素养的深化培养,通过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落实。

2.2.1 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内实习平台校内实习平台建设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校内实习平台可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主管教学院长负责,统筹安排、调配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高效落实实验教学任务。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设立了校内实习基地。由电网安全监控系统实验室、数据网络系统实验室、交换系统实验室和传输系统实验室构成,主要进行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实习。根据专业的特点,实习基地中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建立全天12小时开放管理模式,由专职教师排班负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主的安排实验。借此提高学生对实验环节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相应的实验平台。

2.2.2 强化基于企业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在校企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下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设立校内本科生导师组,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企业生产现场实际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训练②充分发挥教师、校友等多种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由学校与拟建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洽谈合作协议。③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④建立“双导师”制,依托企业建立培养基地,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⑤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在企业开展现场实践和课题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已建立了4个以上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实践基地9个。如山东兖州矿务局信息中心、黄陵矿务局信息中心、洛阳牡丹通信公司、华为先通通信技术培训中心、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大唐电信、西安高新区的软件外包园等校外实习基地。

2.2.3 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校外实习制度①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很多大企业有着较为完善针对于学生的实习项目。高校可与这类企业签订合作项目,以项目为驱动使学生校外实习更加有保障和针对性,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也更具有针对性。②建立科学的实习成绩考评管理制度。不同专业应有明确的实纲、实习任务书、实习计划。建立实习工作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案,加强质量监控。对已实习基地,制度性的进行组织评估检查,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成绩的个人及部门,给予奖励和表彰。③协调教师与企业指导工程师加强合作。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由企业工程师指导为主,学生实习考核由企业教师考核,在实习完成后,“双导师”沟通合作根据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评判学生实习效果。

3结束语

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借鉴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5]8号文件.

[2]李惠,廖炼忠,郭磊.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规范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17-120.

[3]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4]王春潮,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37-139.

[5]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2-154.

上一篇:军用装备CBM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型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止裂缝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