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唐朝体育文学《抛球乐》鉴析

时间:2022-07-27 10:08:29

我国唐朝体育文学《抛球乐》鉴析

摘要:我国古代的唐朝文学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而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而宋代文学,首先要提及的是和唐诗并列的宋词。在其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成为了创作之源。本文通过对唐朝文学中《抛球乐》进分析并对部分作品进行鉴析。

关键词:唐;宋;文学作品;体育;运动;发展

从目前现存文献资料来查阅来看《抛球乐》唐前未见,应属唐人首创,其在唐代有齐言声诗和杂言曲辞两种不同形式,由于唐人的诗、词尚无明确分界,故《抛球乐》之杂言曲辞亦可作为唐代球类运动诗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存在。目前,历朝历代遗留的《抛球乐》作品虽数量有限,但却足以昭示这一诗题的演进之迹。研究《抛球乐》的价值就在于可以通过其内容的表述,窥视出当时人们参与欲发展抛球运动的点点滴滴。

一、抛球乐的嬗变

抛球是古代球类游戏较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其雏形起源于古代女子抛球择偶的活动,盛行于唐代,终结于清代,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备受人们的青睐。女子抛球择偶,可从古文献窥视一二,如《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是女之求士者,相投之以木瓜示愿以身相许之意,士亦嘉纳其隋,因报之以琼瑶以定隋也”。在宫中,抛球不仅是节日期间的娱乐项目,也是宫女聊以打发冗长光阴的游戏。唐李谨言的《水殿抛球曲二》,词皆清丽,反映出当时宫廷生活的荒淫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表示他怎样憎恨那类腐化透顶的帝王。“侍燕黄昏晚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览承恩醉,笑倩傍人认绣球。”他在曲里描写帝王作长夜之饮时,宫女们抛球的隋境。“堪恨隋家几帝王,舞祖揉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又透露出作者思想深处的憎恨。“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飚绣球。金钥玉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楼。”抛球取乐正是深宫中常见的生活场景之一。

二、唐朝时期的《抛球乐》

抛球乐是唐人的五七小律,后入教坊谱曲演唱,成为词调。据《唐音癸签》云:“《抛球乐》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词见《云谣集杂曲子》,为唐教坊曲名,唐时用于饮席酒令,又歌又舞,即是一种兼有歌舞的劝酒曲。为“抛打曲”之一。翻开中国的古代体育史,我们看可以发现唐代是古代体育发展最为鼎盛时期,尤其是球类运动。其球类运动种类以及包含了蹴鞠(足球)、击鞠(马球)、抛球、踏球、木射(保龄球)等项目。其中抛球运动在宫廷中盛为流行,这也给抛球乐的创作提高了丰富的资源与空间。在《唐音癸》中有这样一首《抛球乐》,其云:“酒筵中抛球为令,其所唱之词也。禹锡亦有作。”[10]139这是后人对唐代时期酒宴间抛球游戏的描述,说明了抛球游戏曾是唐人吃饭时一个游戏项目,助兴项目之一,如同乐舞功能一样。史料证明,这种酒宴间的抛球游戏形式,在唐朝女性中比较盛行。

在《抛球乐》的发展过程中涌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在柳永的《抛球乐》中的描写“微雨轻洒,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2]125-126从这两首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明时节,戏者们相互抛接系有彩带的轻球。一幅自娱自乐的场面油然而生。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清明时节是人们进行抛球运动的比较多的季节。这与我们现在广西省镇安上映山的少数民族每逢年节所进行的抛球活动相一致。刘禹锡的《抛球乐词》“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11]114-119皇甫松的《抛球乐》“红拨一声飘,轻球坠越绡。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少少抛分数,花枝正索饶。金蹙花球小,真珠绣带垂。”[12]114-119徐弦的《抛球乐辞》“歌舞送飞球,金觥碧玉筹。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巫山暮雨归。”[13]114-119柳永的《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戏采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舞婆娑,歌宛转,仿佛莺娇燕姹。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14]114-119

唐人李慎言梦抛球诗,其一:“侍宴黄昏未肯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球”。其二为:“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绣球。金钥玉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楼”。其三为:“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腰缓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不见熏炉旧日香”。五代毛文锡的《摊破浣溪沙》:“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稳,暖相偎。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兰麝飘香初解佩,忘归来。”牛希济的《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水精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这些诗都对当时唐人说进行的抛球运动的场景给予了细致的描写,也成为我们今天考证抛球运动发展的重要的佐证。

通过唐诗宋词以及《抛球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宋时期的抛球运动是该运动发展的最成熟期,其对后来的运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从民间蹈宫廷内再到民间,从单一到多元,从地面到马背等,可谓丰富多彩,彰显了其发展史。从体育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也给后世的文学提高了一定的参考。(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定球等.全唐诗[M].第19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全唐诗[M].第770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脱脱.宋史[M].第14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苏轼.东坡乐府[M].朱孝臧辑校.村丛书.上海:上海书店,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89.

[7]司马光.资治通鉴[M].第209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8][9]陈邦彦,等.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M].第57卷.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10]胡震亨.唐音癸[M].第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12][13][14][15]转引:周小林.古代抛球运动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

作者简介:方萍(196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临安,工作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务:教师,职称:副教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13600517060

上一篇:爱情本无异,土壤在作怪 下一篇:浅论《论语》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