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2-07-27 08:36:45

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摘 要:以紫花丹参为材料,研究了高、中、低植密度对丹参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单株根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D2处理(111120株/hm2)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期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密度 丹参 产量 干物质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40-02

丹参是一种野生或栽培常用中草药。通常以根部入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目前应用丹参临床需求量日趋增多,丹参需求量不断增加[1]。目前,丹参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其人工栽培的技术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试验以紫花丹参为材料,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对丹参的产量进行研究,以期找出最佳种植密度,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紫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1.2 试验设置

设置3个密度水平,分别为低密度种植D1:74080株/hm2(45 cm×30 cm)、中密度种植D2:111120株/hm2(45 cm×20 cm)、高密度种植D3:222240株/hm2(45 cm× 10 cm)。播前施750 kg/hm2的复合肥做底肥,起垄种植,每垄2行,每小区6行,小区面积为2.7×5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2-3]。移栽时间为4月上旬,选择色泽鲜红、粗细均匀健壮、无病试验种苗移栽入大田,其它栽培管理都按常规方法进行。

1.3 取样和测定方法

干物质积累:5月上旬开始取样,每30 d左右取5~10株,分根、茎、叶,105 ℃杀青30 min,80 ℃烘干至恒重。测产:11月20日收获根,每个处理收获计产面积为2.7×2 m2。收获后洗净泥土,晒干称重测产。考种:对收获晒干后的丹参每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10株,数每株根数量,用直尺测量根长,游标卡尺测量根直径,直径在2 mm以上的根可计算根数。

1.4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EXCEL和DPS7.05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表1显示的是整个生长期间丹参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情况,3个处理下的单株与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5~11月间,D1处理丹参单株地上部干物质日增长率为0.37 g/d,D2处理增长了0.25 g/d,D3处理增长了0.16 g/d;D1处理丹参群体地上部干物质日增长率为27.6 kg/d,D2处理增长了28.3 kg/d,D3处理增长了34.5 kg/d。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长,丹参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基本上呈下降趋势,D2较D1期间平均值下降了26.9%,D3较D1下降了52.9%;丹参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情况与单株的变化情况恰恰相反,D2较D1期间平均值增加了9.6%,D3较D1增加了41.4%。

由表2可知,丹参生长过程也是其地下部干物质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这一期间,D1处理丹参单株地下部干物质日增长率为0.41 g/d,D2处理增长了0.33 g/d,D3处理增长了0.19 g/d;D1处理丹参群体地下部干物质日增长率为30.2 kg/d,D2处理增长了36.4 kg/d,D3处理增长了41.2 kg/d。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长,丹参单株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变化情况与地上部的基本一致。D2较D1期间平均值下降了15.4%,D3较D1下降了44.6%;丹参群体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变化情况与地上部的也基本相似,D2较D1期间平均值增加了27.0%,D3较D1增加了66.0%。

由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平均产量高低依次为:D2>D3>D1,D2产量较D1提高了15.3%,D3较D1增产11.9%。D1与D2、D3差异极显著,D2与D3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且各个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说明密度提高后,个体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数据同时显示,群体产量明显增加(理论产量=密度×单株产量),随着密度的提高,从D1到D2产量增幅明显,而D2到D3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说明通过增加群体密度,可以发挥群体优势,但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密度对产量提高的作用不大。随密度增加,丹参平均根直径显著降低,单株根条数显著增加。平均根长D3>D2>D1,D2与D3差异不显著,D1与D2、D3差异极显著。

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a, b, c)和1%(A, B, C)显著水平。

3 结论

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作物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迅速提高,超过这一范围增长速度开始逐渐减缓,再继续增加密度则产量逐渐下降[4,5]。结果表明,单株地上部干重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但群体地上部干重累积量显著增加,本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虽能抑制丹参单株生长,但并未对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在丹参生长的中后期(移栽后180 d),地上部干物质重达峰值,之后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则迅速下降,这说明生育后期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加快植株的衰老进程。合理的密植能较好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延缓植株衰老,使更多的干物质能有效的向地下部分配、转移,为实现丹参的高产提供有利的保障。测产结果显示,丹参单株根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群体根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D2处理的产量最高,较D1、D3增产15.3%、3.0%。随密度增加,丹参平均根直径显著降低,单株根条数显著增加,但是高密度处理下根直径太小,根太细,影响外观和产量。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协调好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提高丹参产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D2处理(111120株/hm2)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参考文献

[1] 赵炎.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8(6).

[2] 刘文婷,梁宗锁,付亮亮,等.栽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4):14-17.

[3] 吴奇峰,王强,相吉山,等.不同施氦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 179-18l.

[4] 刘武仁,郑金宇,冯艳春,等.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J].玉米科学,2005,13(2):99-101.

[5] 牟志勇,王思建,陈强.不同移栽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4 (2):48-50.

上一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丙烯腈中微量杂质含量分析... 下一篇: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