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27 08:32:25

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本文重点分析了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论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

【关键词】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节奏;节奏感;兴趣培养

幼儿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核心,它已成为整个教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作为美誉范畴的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而音乐中的骨骼是节奏,它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蕴涵着情感和充满着生命,并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节奏的认识

节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以有规律和无规律交替出现,比如唱歌,走路等,随着变化而丰富进化,在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简称节奏。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变现手段,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因此音乐节奏是音乐旋律进行中音阶音符或音节的长短和强弱。音乐节奏来源于客观自然和生命运动的节奏,它不仅可以模拟自然界风、雨、动物、植物等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模拟人类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动作节奏以及主观的心理活动节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中主要活动之一,通过各种丰富的有效活动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愉悦感,心理上得到美感和满足,使幼儿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创造和感知节奏。

怎样去感知和培养音乐节奏感呢?

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这样解释过“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具有情绪性,作为基础的是音乐表现的知觉,如果脱离开音乐,则既不能觉醒,也不能发展。”其意思也就是指在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让幼儿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去慢慢培养节奏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幼儿主动去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感受音乐节奏,让幼儿再现音乐中的节奏,用美的节奏性动作来表现出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使之慢慢培养节奏感。

二、教学中对节奏运用的几种方法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是由20世纪中期德国当代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这种教学法中把节奏作为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奥尔夫教育体系最突出的特点,他认为音乐的学习应该以节奏学习为起点,并将其贯穿于节奏朗读与歌唱活动、基本动作教学、器乐教学等教学内容中。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法――节奏朗读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声势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其中,节奏朗读教学法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幼儿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在这个艺术活动中使幼儿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自身的协调性,唤醒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还有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立的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他对节奏的培养也相当重视,他的节奏唱名法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有着极大的意义,以及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都与节奏有关,当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动作时,能提高其动作质量,使幼儿更协调、灵活。

这些教学法在幼儿学习音乐的阶段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幼儿启蒙教育有着推进的作用,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实际与正确运用这些教学法来授课。

三、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节奏培养分析

对于3―7岁的幼儿我们应重视音乐艺术教育,为了促进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特点放在首位并将幼儿分为三个班: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

1、小班幼儿

指3~4岁的幼儿,他们是由婴儿期步入幼儿期。小班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的、观察的目的性差,注意力低,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稳定性差。小班幼儿们离不开眼前的具体事物和形象,因此小班幼儿应简单模仿固有的小节奏。在对小班幼儿节奏培养时,应先初步感知简单的音乐节奏感,在节奏活动中,可结合运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节奏朗读法,跟着教师不同的节奏读歌词,让幼儿们慢慢感知同一首歌的词可以读出不同的感觉。不同节奏的儿歌,有利于幼儿内心节奏的培养,同时教师做出与音乐内容有关的简单肢体动作,带领幼儿们模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听、唱、肢体表现和小音乐节奏性游戏中不同节奏的感知和模仿,让小班幼儿在快乐的、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中班幼儿

指4~5岁,承上启下的阶段。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产生,思维也由小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过渡。中班幼儿的想象带有夸张,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有模仿性的游戏以外,还应正确的引导中班幼儿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此时可结合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创作教学法以及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比如“什么动物出来玩”“火车开啦”等儿歌的内容发展到让幼儿参与编唱歌词,创编节奏。在音乐活动中,随着幼儿对动物的熟悉或动作经验的丰富,让中班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如小鸟飞、兔子跳等动作,也可参与捻指、拍手、拍腿等简单节奏型的重复动作,让幼儿在节奏乐活动及舞蹈中也能较好的表现和感知节奏。

3、大班幼儿

指6~7岁的幼儿。大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所提高,观察能力也有所增强,能主动地有目的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在活动中能根据音乐的内容来展开自己的想象。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的节奏唱名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创作教学法,更适合大班幼儿,让大班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去探索节奏,体验休止符的音乐性,加强内心节奏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创编不同的动作或方式来表现对节奏的感受,以及创编节奏,使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动,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创造力,培养幼儿审美的能力,树立自信心,让幼儿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慢慢的健康成长。

从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学分析来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幼儿要经过探索与发现、操作与尝试、感受与体验、即兴与创作等活动来逐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能力,有利于开发和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并利用节奏与幼儿互动,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自信心,使幼儿在乐、学、玩的整个音乐教育活动中,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四、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实践

2010年九月份作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本人顺利完成实习活动并总结出:怎样把握幼儿活动时的节奏,怎样调动幼儿的兴趣以及引起幼儿的注意。

首先,教师要了解所带班的特点,本人所带的班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有意注意力较差,并且幼儿活泼好动。要想把握好这班幼儿的节奏,就要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往的教学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给幼儿教唱,忽视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也不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调动不起幼儿的学习气氛,在这里可以结合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声势教学法和节奏朗读法。在运用节奏朗读法时加入声势教学法,来培养节奏感。例如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

随之组织幼儿跟读与模仿,在这样规律的节奏下朗读歌词并加入拍手拍腿等节奏活动,来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下一教学活动中。

其次,引导幼儿发现与创作。乐器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教师可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木鱼、小鼓等,指导幼儿正确打击乐器。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去找找周围身边的东西哪些可以通过敲打发出声音,打出节奏。这一环节有利于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并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此时教师一定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并肯定幼儿找到的“乐器”给予表扬,这样不仅控制了幼儿的活动节奏也将教师的运动节奏融入幼儿节奏中。幼儿节奏的训练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慢速到快速。在歌曲的学习中,通过游戏来训练节奏,例如:匈牙利儿童歌曲《火车开啦》

第一步:教师组织幼儿按节奏朗读歌词以及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动作,如:

第二步:教师将幼儿分为甲、乙俩组进行游戏式的教学,如:

(1) 一对一形式:

(2) 卡农形式:

第三步:歌曲的学唱。结合柯达伊教育体系中的节奏唱名法,每个节奏的读音都采用象声词的形式,使各种时值的节奏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音响,如二分音符“Ⅹ―”读作“ta-a”,四分音符“Ⅹ”读作“ta”,八分音符“ⅩⅩ”读作“ti ti”等等。

通过游戏式的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调动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加强了内心节奏,让幼儿在游戏的愉快学习气氛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与理解。

最后参与律动,运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教师为幼儿准备一组符合歌曲内容的律动,利用幼儿身体活动的自然节奏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练习,训练幼儿的身体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音乐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从中得到节奏的训练,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增加幼儿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所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起着不可缺少地作用。

五、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通过对节奏的认识,几种教学中对节奏的运用的了解以及对幼儿年龄的分析可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节奏的听、唱、肢体表现和小的音乐节奏性游戏中不同节奏的模仿和感知,让幼儿亲身体验快乐,培养、激发兴趣,同时也对幼儿的听力、记忆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幼儿音乐素质能力方面逐步得到提高。

2、通过对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开发和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是在丰富的节奏活动中让幼儿模仿老师给出的节奏;第二是让幼儿在玩与学的过程中自由的进行创作。这种教学过程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动起来,从整体上感知音乐的节奏,从而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表现、创造音乐节奏,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对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正确引导幼儿,积极带动幼儿,对幼儿创作的音乐节奏给予表扬,使幼儿增加一份自信,也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配合的学习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音乐节奏对幼儿情感的发展也起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美的认识更进一层,也有利于幼儿德育的发展。

4、对以往音乐教学单一、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的推进

利用节奏与幼儿互动,使幼儿乐、学、玩在其中,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学习音乐,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从而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忽视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幼儿教育在当今社会已是核心的教育,音乐教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处处存在,节奏的训练和培养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时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推进了教学模式而且给予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一颗种子的发芽需要很多方面的呵护,好比幼儿的教育,也需要重视许多方面,而音乐与节奏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散发着音乐的芬芳。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李丹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2002.

\[2\] 沈小红,王利根,王京其,今辰.儿童节走世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 曹冰洁.走进幼儿音乐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 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到论语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5\] 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M\].人民音乐出版,2001.

\[6\] 沈建洲.幼儿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高校“两课”教学中参与主体的分析

上一篇:论网络用户的消费者地位 下一篇:包公为何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