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入科教育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生带教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27 08:08:50

规范入科教育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生带教中的作用

【摘 要】目的:探讨入科教育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107名护生,实施规范化的入科教育。结果:护生实习期间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检查和护生出科成绩也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对护生实施规范化的入科教育,可使护生尽快融入工作状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实习质量。

【关键词】入科教育;优质护理;护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34-01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是护士职业态度形成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主要时期。在现代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优质护理成为了未来护理发展的趋势[1]。我科是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优质护理环境下怎样做好护生的带教,怎样引导护生正确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她们在临床实习期间就能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清晰的认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入科教育是护生进入本科实习的第一课,又是最关键的一课,我科从入科教育这第一课抓起,结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规范入科教育,强化护生的服务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7月接受实习护生 107人,均为本科生,男 13人,女94人。实习时间为5-6周。

1.2 方法

1.2.1 环境介绍 介绍科室环境及布局: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护士休息室、病房布局、消防通道等。各种常用药品、物品及抢救药品、器械等的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的放置,垃圾分类要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应分类放置)。介绍在班的老师同护生认识,建立初步印象。使护生对科室环境大体熟悉,消除陌生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

1.2.2 介绍规章制度 讲解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要求。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强调劳动纪律及请假制度,要求实习护生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调班、旷工等。明确仪容仪表、语言行为、岗位状态等要求,告知护生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上班时间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护理病人时,不要说与医疗无关的话,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让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性质和责任,养成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1.2.3 介绍本科特点 介绍本科收住的常见病种、手术病人的特点、科室工作特点及工作流程,如责任包干、医护同组、各班次工作程序,责任护士首提护理级别等。要求护生早上7:30到岗参加晨间护理,上班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工作。

1.2.4 明确本科的实习任务及要求 向护生详细介绍在本科实习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专科讲课、教学查房的时间及内容、出科考试考核的方法及安排等。要求集体完成小讲课和护理查房各一次。每位护生分管与带教老师相应的责任床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对分管病人提供全程、全面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要求护生了解分管病人的病情和基本情况,做到八知道。每位护生上班时随身携带笔记本,平时要注意观察,把学到的知识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1.2.5 专科技能教育 在入科第二天上午进行,由总带教老师示范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如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瓶的更换、心电监护仪和微量注射泵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叩背体疗的方法等。使护生对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护生将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落实到操作环节中,严格实行规范化护理操作。

1.2.6 安全意识教育 将护理安全作为入科教育的重点内容。既要提高护理质量,又要保障护理安全。

1.2.6.1 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 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让护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进行各项操作,否则其行为将被认为是违反行为。通过对临床上一些医疗纠纷的案例分析,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防止因为语言上对病人的伤害和失误而引起医疗纠纷,培养依法行护的思维和习惯。

1.2.6.2 让护生明确医疗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责任重大,明白自己的任何操作都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强调查对时至少要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查对方法,用反问式查对。

1.2.6.3 增强护生的标准预防意识,强调手卫生。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明确洗手指征,掌握六步洗手法,将洗手或手消毒行为作为重点带教考核内容,让护生牢固树立洗手意识。

1.2.6.4 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实习护生由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和缺乏经验易发生针刺伤。因此要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强调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配药、穿刺、拔针等环节要做到安全操作,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告知发生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使护生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尽量减少和杜绝职业暴露的发生,维护护生的身心健康。

1.2.7 强化护生的服务意识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使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初步的认识,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过程中。要求护生主动巡视病房,平时多与患者接触,观察他们需要什么,及时提供帮助,满足患者需要。

1.2.8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时有效的沟通是优质护理的关键。总带教老师给护生示范新入院病人的接待;术前的健康宣教;术后病人的、饮食、活动、康复指导等。告知护生在操作前怎样向病人做好解释,操作中怎样去关心病人和鼓励病人配合等,通过示范,锻炼护生的沟通能力。

2 效果 通过强化入科教育,护生学习工作态度更加积极,责任心增强,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护生主动走进病房和病人沟通交流,进行健康指导,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病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常常有病人在表扬主管护士的同时也表扬了护生,护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强化入科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3 讨论

护生十个月的实习,要轮转十几个不同的科室,各轮转科室环境不同,收治疾病不同,对实习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轮转前后陌生的环境、焦虑情绪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有资料表明,95%的学生认为环境生疏是造成工作被动的最主要原因[2],他们急切地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实习科室的信息。入科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护生尽快了解科室情况,明确所到实习科室的教学安排、实习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使护生在短期内尽快了解自己的职责及工作要求,对实习心中有数,有助于护生尽快进入角色。有研究认为,护生对自己的实习角色和实习任务越清楚,则其实习效果越好[3]。

通过入科教育,强调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帮助护生理清思路,让护生认识到生活护理并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部内容,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技能才是核心,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时有效的沟通才是优质护理的关键[1]。增强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使得护生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促使自己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晶晶,孙建萍,任佩姝,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实习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1,9(11):3085-3087.

[2] 宋金霞, 毕秀兰.入科指导在儿科护生实习中的作用[J].齐鲁医学杂志, 2003, 18( 1) : 89~90.

[3] 陈琰,熊华.入科宣教手册在培养专科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5-116.

上一篇:对军事课的新认识及完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探... 下一篇:论医生舒缓职业压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