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下乡大战”开打

时间:2022-07-27 04:23:49

相对于拥有成熟商业业态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域以及农村的商业不够发达,商品品牌不够丰富,居民选择空间小,这恰恰为没有地域限制的电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014年12月2日,安徽省商务厅下发通知,怀远、芜湖、黄山、石台等7县(市)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据悉,中央财政将给入选县(市)20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电子商务消费趋于饱和以及竞争格局的基本确定,国内电商企业纷纷开始转攻县域和农村市场,实施渠道下沉战略。

据阿里巴巴的《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从县域市场发出包裹的数量约14亿件,收到包裹的数量约18亿件,县域市场网购消费额增速比城市高出13.6%,成为电子商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消费不仅为电商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2014年12月26日,安徽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刘晓云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进军农村市场,能够消除传统商品流通过程中多重渠道的利润占用,有利于农民获得更高的农产品售价及更低价格的工业品消费。

电商扎堆乡村

“电子商务进农村,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网上商品卖到农村,而是一个涉及线下推广、商贸流通、物流配送、信息采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作为怀远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的承办单位,淮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丽告诉本刊记者,多年乡镇超市的经营经验,让企业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乡镇超市已经无法满足农村消费需求。

淮商将在遍布怀远各乡镇的200多家淮商超市门店中开辟出一块网购区,将网上热卖产品的相关信息在该区域展示,并提供代购业务。基于传统电商模式上的大胆创新,淮商打通了线上线下平台,将线下实体店打造成为线上消费的“前台”。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是近些年来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物流快递企业的配送往往只能送达县域,很难配送达乡镇一级。

为此淮商在怀远境内建立了4个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对接顺丰、圆通、韵达等快递企业。货物到达怀远县城后,由淮商物流向乡镇乃至乡村配送,打通农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而这些配送中心实际上扮演的是双向流通的角色,既能把工业消费品运至农村,也能把农产品销往外地。

解决了“买”的渠道问题,如何带动当地农产品的外销又成为摆在韩丽等人面前的难题。

“怀远是农产品大县,石榴、萝卜闻名全国,但农产品的销路一直不尽人意,下一步,淮商电商将大力挖掘、包装、营销当地农产品,并形成统一的品牌在电商平台上销售。

韩丽表示,淮商会自己试种农产品,确立标准、品种,再与当地农户签订代种、收购协议。争取做到“采皖北、卖全国”,拉动当地农产品的外销。

与淮商扎根乡村做法不同的是,即将上线的安徽本土电商――易汇商城将目光瞄向了三四线城市和县域。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人口开始向县城和三四线城市转移,而县城和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发展相对落后,为网购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安徽易汇商城执行总裁徐文斌告诉记者,易汇商城将积极整合线下线上资源,鼓励线下实体店推出网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政府应积极引导

省内的电商新贵纷纷选择渠道下沉,而国内电商巨头们之间的“乡村大战”也早已打响。

2013年下半年以来,淘宝、京东、当当等国内电商巨头纷纷在县域市场造势,“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等电商宣传标语纷纷出现在农村墙壁上。

而为了配合农村市场的拓荒,电商巨头们纷纷开始着手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京东商城CEO沈浩瑜透露,2014年上半年,京东自营配送体系已覆盖全国60%的区县和全国75%以上的城市。而在2014年6月,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合作,中国邮政向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开放其全国十几万个服务网点。

阿里巴巴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从县域市场发出的包裹约14亿件,收到包裹约18亿件,县域市场网购消费额增速比城市高出13.6%,正成为网购消费新的增长点。同时,阿里巴巴预测,全国农村网购规模2014年将达1800亿元,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

“正因为看重农村有着广阔的电子商务消费市场,曾经在一二线城市‘火拼’的电商企业纷纷转向,实施渠道下沉战略。”

在刘晓云看来,农村电子商务近两年出现井喷态势得益于农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4%,远高于城镇居民的9.7%。同时,农村网络普及率的快速上升也大大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

刘晓云表示,电商进军农村市场,也是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电子商务消费呈饱和态势以及竞争格局的基本确定,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电商企业纷纷开始“拓荒”县域和农村市场。

与此同时,相对于拥有成熟商业业态的―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域以及农村的商业不够发达,商品品牌不够丰富,居民选择空间小,这恰恰为没有地域限制的电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转战农村,不仅为电商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农村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过电子商务消除了中间渠道环节的利润占用,农民获得了更高的农产品售价及更低价格的工业品消费。

除了解决了农村的“买”、“卖”需求,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切实为农村人口的创业提供了便利。由于电子商务创业门槛相对实体店来说较低,风险也比较小,近年来农村网店的数量也不断攀升。

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淘宝网和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203.9万家,同比增长24.9%。

“近两年,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基础建设薄弱、电商人才匮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等。”刘晓云表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电商企业的不断自我完善,政府的引导也很重要。

“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后,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年销售额预计增加3成以上。”刘晓云如是表示。

上一篇:上市皖企何以“不务正业”? 下一篇:青枝着墨 点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