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教学中的情感挖掘

时间:2022-07-27 04:14:39

打击乐教学中的情感挖掘

摘要: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有效的形式。在打击乐的基本训练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才能在舞台的表演中释放出最佳的状态,本文概要的阐述了在打击乐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打击乐教学;技能训练;情感培养

一、打击乐的起源

从本质上讲,一切通过敲打而发出声乐的物体泛指打击乐器。打击乐是一种节奏感强、音色丰富、音响美妙、演奏形式多样并且起源于民间的音乐,追溯打击乐的起源,可以从人类世界的历史谈起,在古代的劳动生产、部落庆典、传递信息等方面打击乐的使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华民族素有“打击乐王国”之称,我国的打击乐种类繁多可称为世界之最,而且不同地域的打击乐器的风格和特点迥异。由于其易于掌握的音乐特点,使打击乐的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偏爱。

二、基本功训练中培养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通过其独特的旋律与音色沁入人的心扉,让听众的精神愉悦。打击乐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吸引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因此,需要我们在打击乐的演奏过程中注入创作者的感情因素,在舞台上与听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打击乐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单调枯燥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初期掌握最正确的演奏方法与姿势,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活学活用,不能教条的单一训练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应以科学规范的原则为指导,在训练的过程中耐心为学生讲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打击乐,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能融合打击乐者的真实感情。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基本技能以及技巧的学习,比如在手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重点练习四连音,待速度能够均衡掌握的同时突破其他音,这样有助于开腕,待双手具备了一定能力的时候再由易及难,逐步展开。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连音能力不均衡的情况,这便需要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进行刻苦的训练,不能单纯的追求速度,要耐心地长时间练习,便能顺利的提升速度。同时为了达到纯正的动作要领与动作表演技巧,在以手腕为中心练习的时候,不允许肘关节和指关节活动,以此道理分解练习各个部位,当分解练习成熟并且规范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或学生自己揣摩的方式将训练过的动作衔接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的动作规范自然,使演奏动作达到最自然标准。在此训练过程中,学生由于反复同一动作,会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打击乐演奏的形体动作最佳状态是自然大方,并不是一味的夸大和美化。在舞台上真实情感与音乐情感相吻合才能呈现出作品最佳状态,深得广大听众的喜爱。

三、技能训练中孕育情感

在我国,打击乐乐器的形制和音色都有着民族性,在技能的训练的过程中融入其亲和力和表现力,将在以后舞台上的表演打动每个人的心弦。比如在铃鼓的技巧训练中,可以依照音量、音色、节奏等自在的转换技巧。由于铃在晃动时极易晃动残响,可以将铃鼓维持在45度角来抑制铃声。如果想快速且大声时,当手来不及转换敲击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膝盖来达到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手打到鼓的位置和膝盖撞的位置是刚好在隔着鼓面对称地方。铃鼓的角度要稍微调整,直到手和膝盖发出的音色是相同的。打击乐是古典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鲜明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更加接近生活,贴近时尚,会给观众最亲切的感觉,这便需要乐者在打击的训练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带着感情的音乐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只有有感情的打击乐才能贴近真实的生活。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技巧训练上要求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情感。

四、在舞台的实践中释放情感

去年十月,随着国家大剧院首届打击节落下帷幕,中国打击乐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冲击使广大打击乐爱好者大开眼界,不知不觉被带到了古典音乐的国度。打击乐节艺术总监李飚说:“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世界级的演出阵容与品质不仅端正、丰满了普罗大众对于打击乐的认识,更在为观众‘打’开音乐之门的同时,用澎湃的音乐和‘击’情的表演点燃了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从中我们不难知道,在经历了打击乐者情感的培育期和酝酿期,在最后的舞台上,打击乐者的情感一定会得到绽放,在顶级舞台上的打击乐大师们是用他们的“击”情来释放他们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打击乐的容易接近观众,演出过程充满互动,现场表演气氛活跃等特点,与观众在情感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打击的音符传达给每一个能够听懂打击乐者的听众。

总之,在打击乐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训练过程中融入乐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也是演奏好每一首作品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打击乐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台湾)蒋理容.古典与欣赏乐器篇;海南出版公司2004年

[2]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

[3]程工.20世纪的灵感―爵士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

上一篇:鄞州群众文艺品牌“星光大舞台”活动的调查报... 下一篇:如何在舞蹈课堂中进行审美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