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国际化日语人才为目标的中日合作办学状况调查

时间:2022-07-27 11:25:54

以培养国际化日语人才为目标的中日合作办学状况调查

【摘要】国际化日语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与国际接轨,加大中日合作办学力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日本社会,掌握地道的日语表达形式,以达到在真实语境下培养出具有国际化日语人才这一目标。在此形势下,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日语专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多所日本院校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论文从分析我院日语专业的合作办学情况入手,通过对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我院中日合作办学的效果,并提出外语专业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中日合作办学,应用型

国际化日语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大学相比,国内高校在教学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改革国内原有的培养体系必须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大中日合作办学力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日本社会、企业,了解日本文化,切实掌握地道的日语表达形式,以达到在真实语境下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日语人才这一目标。在此形势下,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日语专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多所日本院校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本论文从分析我院日语专业的合作办学情况入手,通过对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我院中日合作办学的效果,并提出外语专业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有效建议。

一、与日本语言学校的合作

自2009年起,我院先后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ARC日本语学校等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学校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是语言学校,不是大学。学生选择语言学校的目的大多是为考取日本的大学院,即研究生。学生在大三时出国,通过1到1年半的学习,就可以考取日本的大学院。通过对历年留学生的跟踪调查统计,顺利考取大学院的学生比例为71%,少部分学生在东京就业,25%的学生回国,考研比例高于国内的学生。但是因为语言学校不具备颁发学位证书的资格,和语言学校的合作模式也被很多高校弃用。但是,就荣成学院来说,与日本语言学校的合作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

荣成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为目标。作为普通地方院校,尤其是建校之初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而日本语言学校在培训学生日语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经验丰富且效果显著,很多语言学校历史悠久,比如ARC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其教师都接受过严格的“日语教师培训课程”,教学质量高,学生的日语水平较国内有很大提高。根据对我院的48名语言学校留学生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出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变化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很大,直接作用在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即日语沟通能力上。除此之外留学经历还能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这些对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的日语人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荣成学院成立之初,还没有与公立大学取得正式合作的背景下,与语言学校的合作为我们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二、与日本大学的合作办学

随着荣成学院的发展,日语专业又逐渐开始了与日本大学的跨学科合作办学模式。以日本富山国际大学为例,本学院与之签定了两校间的 “2+2”跨学科合作办学项目,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日语语言文学和经济学(或情报学)双学位。该项目的办学理念是充分利用日本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日语环境中培养出具有高水平日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该项目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和语言学校的留学生一样都取得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日本高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笔者通过对比分析某一学期的课程教学大纲发现,双方在教学设计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表2),中方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偏重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教学组织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 关于授课要求的描述比较少, 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 日方课程教学设计除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介绍之外,教学组织还包括引入、讨论、解说、学生参与等形式,还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通过网络公共平台上传作业并进行交流。同时,外方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会介绍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授课安排、考核方式、作业要求及提交安排、学习要求等详尽信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笔者还整理了中方和日方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考核要求, 并分析了课程的记分册, 发现双方考核评价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表3所示),可见国外教学更注重过程考核和课堂表现,而国内学习将考核重点放在期末,不利于平时教学,也容易滋生作弊。

从上述中日课程实际教学差异的分析比较中,笔者总结出以下教育经验:转变教育理念,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方法,从注重教转向更加注重学;转变考核方法,从注重知识的终结性考核转向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

三、总结

回顾荣成学院中日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不论(下转173页)

上一篇:大学生逃课特点及原因对策分析 下一篇:“三标融通,分模块递进”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