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现年内第二波行情

时间:2022-07-27 05:36:17

白酒现年内第二波行情

从时间跨度上来说,白酒目前仍具有投资空间,年初提升的2014年白酒股业绩“V”型反转趋势将在三至四季度更加明显,对于估值的继续提升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白酒行业里面最优秀的企业基本都在A股上市,贵州茅台、五粮液、老窖、汾酒这些A股稀缺标的预计随着沪港通的开始,估值还有被提升的空间。

目前茅台大部分一级经销商的全部计划量已经执行完,且渠道库存水平已经比较低,因此批发价格在淡季能够维持在880元左右,旺季如果市场销售出现超预期,计划外的茅台出货量就可能比较好地被执行,为三、四季度的业绩增长提供较高的市场基础。

五粮液和老窖随着价格的下降及厂商关系的逐渐理顺,库存都已经良性,价格继续下行的风险都不大。因此,总体判断中秋和国庆节白酒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不大,或还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

白酒板块三季度将持续走强

2003年以来,在政/商务消费及大众消费的共同驱动下,白酒企业经历了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白酒作为社会的剂和商界的黏合剂,受政策方向的指引尤为明显。2012年年底,政策对“三公”消费的限制使得白酒行业再次进入新一轮的调整。

自此,白酒行业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而作为消费品的白酒同样会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预计行业收入增长近两年会呈“L”型,增速回落至个位数或者10%附近的水平,与其他消费品的行业整体增速并无差异。

而对于白酒的价格,短期来看2014年行业整体提价的可能性很小,而明后年品牌力强的白酒企业因其自身品牌溢价等原因会出现一个正常的价格增长,就像2013年乳制品的涨价以及前几年奶粉的涨价;再到后期,白酒行业可能真正作为一个品牌消费品,获得与其品牌相匹配的价格增长。

因此,白酒行业将回归大众消费品的定位,行业增速将随之下行。但白酒行业不同于家纺、乳制品、肉制品、啤酒等其他消费品的地方在于,白酒行业集中度很低,优质龙头企业还存在提升市占率的空间,这一点是白酒相比其他很多成熟消费品具备的行业投资优势。根据2012年的行业数据,销售规模上百亿的4家白酒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收入市占率均在个位数,其中五粮液最高为6.1%、贵州茅台其次为5.9%;从产量角度看,收入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上市白酒公司产量市占率仅为6.9%。在行业逆境中,有品牌力、优质企业具备了抢占市场份额新的发展路径。

回归大众消费品后的白酒,估值体系也应回归大众消费品。由于政策限制“三公”消费,使得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由此不仅带来行业增速的整体下滑,同时白酒行业的估值也从2012年底20多倍PE的估值水平(与乳制品和啤酒等板块基本持平)一路下滑至个位数,最低达到了8.9倍PE。根据最新的各行业估值水平,白酒行业回升至12.7倍PE,但仍然远低于另外几个行业20-30倍左右的PE估值水平。从各行业重点公司来看,白酒行业三个重点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最新估值分别为12倍、10.6倍和14倍PE,而另外几个行业的重点公司中像双汇发展、伊利股份、青岛啤酒、海天味业、光明乳业的估值分别为18倍、21.4倍、26倍、30倍和45倍。

未来竞争格局

黄金十年期间,白酒行业在贵州茅台的带领下形成了有一定价格梯度的行业竞争格局。同时,各企业主打产品所对应的价格梯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企业的品牌力。

根据不完全统计,白酒企业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的高端产品是国内高端酒的代名词,这类企业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为高端酒市场树立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同时在向中低端下沉时,品牌就是最好的市场推广工具;在次高端梯队中,相对来说壁垒不高,且相比大众酒市场拥有可观的利润空间,所以次高端市场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在这一梯队中的酒企主要有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古井贡酒等;在金字塔最下端的是大众酒市场,产品价格在100元以下,产品靠走量为主,酒企及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均不是很大,同时主打低端酒的酒企向次高端、高端延伸的阻力非常大。

对于600-1000元/瓶的高端酒来说,茅台和五粮液长期以来形成的主星球和卫星良性价格竞争体系,优于成熟的大众消费品,如乳制品、肉制品、啤酒等的竞争体系。

茅台的企稳将带动五粮液顺价销售,所以五粮液是第二个起来的白酒;洋河凭借新通路和优秀的管理团队有望发展为未来中国的帝亚吉欧。

而300-500元/瓶的次高端酒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售量很难再有突破,不仅大本营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还面临省外酒企的省内渗透;而价格方面,在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相继降价、回归大众消费后,在价格空间收窄的背景下,次高端酒的价格短期也无法上提;如果品牌力拔不上去,而且无法在新渠道布局方面有所突破,未来次高端酒就是靠费用来换市场份额的状态。

对于100-200元/瓶的大众酒来说,未来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深度城镇化;2.无品牌到有品牌的消费升级过程;3.厂家因为有利润采取的主动营销。以上三个驱动力能保证大众酒价格保持15%以上的规模增速,其中具有品牌力的大众酒在外延扩张的过程中有望获得更高的增速。根据统计,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元年,主要大众酒如景芝、白云边仍然取得了20%的收入增速。

上一篇:为什么巴菲特更愿意持有现金 下一篇:华懋新材:成本激增 业绩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