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的贫富观

时间:2022-07-27 03:00:36

摘 要:马克思认为,人类真正的贫困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而导致的。而真正的富有也应该是作为总体的、全面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完全显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贫困同工人异化劳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贫与富真正含义及实现人的真正富有等观点,对当下人们正确对待贫与富以及如何真正的成为一个富有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贫困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0-02

“土豪”这一网络词汇的大行其道,无不彰显了当下人们对财富的盲目崇拜和追求。如何正确地看待贫与富的对峙,成为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不同于西方其他的学者的贫困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贫富观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有益的启示。

一、西方学者的贫富观

不同于马克思的贫富观念,西方学者所认识的贫与富观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宗教贫困观

历史上宗教派别和宗教种类多样而繁杂,但大体可以分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不管这三大宗教如何理解贫与富,都避免不了提前预设了一种贫富。人是贫乏的还是富足的,都不由人自己,而是前世所定,并且主张了一种人对贫的厌恶,对富足的崇拜,把所有的寄托放于下一世。因此,宗教的贫与富带有一种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以及宿命论倾向。闵采尔在对千年之国的设想中,要求对财产的国家完全掌控,废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回归到对宗教的信仰之中,以求实现财产的真正平均化,然而,这种平均却也是空谈,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带有乌托邦的色彩。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富观

空想社会主义者分别从理性与正义两个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多种弊端,认为贫困由于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与不正义所导致,对贫困的解决也仅仅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理性和充满正义的不切实际的改造措施之上。康帕内拉在其《太阳城》中,设立了专门负责管理的社会机构,用于管理财产,来到达财产平均,从而消除财产上的贫困。显而易见,这种完全建立在对财产的绝对化、平均化的想法也摆脱不了空想的色彩。

(三)人道主义的贫困观

人道主义学者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下所出现的贫困现象,将其一切措施都只建立在不变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之下。“劝工人安分守己,好好工作,少生孩子,他们建议资产阶级节制一下生产热情”。这种不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之下的一切想法,也必定不会彻底地改变贫困的现状。

二、马克思的贫富观

不同于西方其他学者的贫富观,仅仅侧重于物质财富的贫富,马克思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他所理解的贫与富,不仅限于物质方面的,而且还有人之成为人的且不同于动物的全面而又丰富的人的机能。

(一)对国民经济学贫富观的批判

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观点,劳动产生财富。一切劳动产品都是由工人的劳动所得的,劳动的全部产品本来就应属于工人,但事实上工人得到却是最少的一部分。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说的劳动价值理论,一切产品的价都是生产其产品的的劳动量决定的,因此,一切东西都可用劳动来衡量,并且,就连资本也都可以通过劳动的积累获得。但,拥有活的劳动的工人,却没有办法购买一切物品,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得不出卖自己唯一的劳动力,因而变得更加贫困。显然国民经济学家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结论与其真正的事实相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的异化劳动不能创造出他们的财富,并且这种异化劳动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还是其结果。所以要想真正地让工人阶级摆脱贫困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

(二)贫困产生于人同类本质的相异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劳动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一般劳动;另一种是对象化在某种产品中的劳动。马克思把“一般劳动”看作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不全面的、抽象的”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同义词。而对象化过程,是属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全面而丰富的全面实现。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条件下,贫穷是由于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解决贫困现状就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扬弃异化,才能达到真正的富有。

由于,工人同生产资料、资本的分离,工人为了获取维持其动物般肉体的谋生,将自己的劳动力贩卖给占有资本而拥有购买权的资本家。其必然造成以下影响:

首先,从生产活动的结果来看,劳动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和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仅生产商品,而且还把劳动本身和工人作为商品生产,工人不是作为人存在的,而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被资本所控制,不但自身无法全部获得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而且就连自己的劳动力都要被资本家控制。

其次,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内在本性,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应该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然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对他们来说,变成了一种异化的东西,脱离了人的本性。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自己;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属于与工人相对的非工人。

再者,从人的类本质上来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真正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最根本的活动,是人同动物相区别的东西。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无法自我确证其属人类本质,劳动异化则是把本来属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是维持其动物般肉体生存的手段,并且人的社会属性质也异化了。人变得越来越利己与贪婪,越来越丢失了他的社会性,于是就造成了人同自己的属人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同人相敌对、相疏远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最后,从人同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人和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类本质异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人既然和自己相敌对、疏远,人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非现实化。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只有通过人与他人劳动产品相异化才能表现出来;人同自己劳动过程相异化,也是人同他人劳动过程相异化表现出来;人同类本质相异化,也要通过人与他人之间的异己关系表现出来。

在《手稿》中,工人在劳动产品中的异化,从结果上来说,是一种物的异化,而工人在劳动过程活动中的异化,是一种过程层面上的。人在劳动中,对象化的活动中,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呈现的是一种人由内向外的一种自我异化。自我异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外化过程,一切人类的活动都不能脱离这种对象化的过程,自我异化也是人类本质能被自我确证的一种彰显。而物的异化却是一种与人类本质相悖论的,是一种将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一种生存活动的,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异化是劳动对感性的自然的占有是一种间接的、中介资本获得的,而且这种过程中,人的活动的这种个性、有意识性都被外在的掌控住资本所被迫和不自由、不自主。

私有财产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重商主义阶段,土地是劳动的重要资源之一,大自然的一切资源都是因素,这一时期的私有财产侧重于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之上。第二阶段私有财产就脱离了自然因素,从物的因素走向了人的因素即重农主义阶段。只有人的特殊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第三阶段即从一种特殊、个别的状态走向一般性、抽象性。人的特殊劳动走向一般劳动即抽象的劳动,使资本成为人类的统治。异化劳动生产出了私有财产这个果,私有财产又以异化劳动为因而存在。私有财产是外化了的劳动的产物和结果,但私有财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同异化劳动互为因果,只有并且当私有财产发展到他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以及一切的限定都不能脱离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语境之中,异化劳动才同私有制互为因果。

(三)人本质的富有的实现

对象化是人的类本质的现实化的过程,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类本质的非现实化、疏远化。异化劳动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产物,必然有其局限性、历史性。由于在私有财产条件下,工人贫困是由工人的异化劳动所造成,那么消除贫困,走向富有,就需要消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使得人的类本质得以全面、丰富、深刻的实现,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贫困走向真正人的富有。

什么是真正人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是“通过人并为了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1]81。

首先,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交往关系之中的人。人不是孤立的个人,必定是从属于社会之中的人,并且是从事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人。这个人能自由地确证自己的类本质行为,并且自由地从事自己的类生活。这个人不仅能确证自己的真正属人类本质之外,还同他人的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这个人是区别于动物的仅仅谋生般的生存。

其次,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力量,其产品是其类本质的实现。劳动产品归属生产者本身,劳动是劳动者的自愿意志的体现,劳动者同自己及他人的关系是现实性的、亲近的。真正的掌控自己的行为,自由的进行一切活动,且人能从事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是其类本质的延伸和展现。

最后,“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85。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生活真正体现,物质财富归劳动着所有,人的本质的其他力量体现的感觉活动、需求活动也应该是全面、丰富的。除了动物式的谋生需求和感受,人也发展属于类生活的社会的、美的感受。这种全面的人不应该是片面的、疏远的、非现实的,人的需求可以真正称之为人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动物般肉体的生存,人的听觉、视觉、触觉、感受都成为真正属人的社会性质,由人真正的掌控。

三、对正确看待当代贫富问题的启示

马克思的贫富观对当今对富有的盲目崇拜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历史唯物地看待,当下的富有,是一种极其片面化的富有的崇拜,是一种物的效用为标尺的富有。然而真正的富有应该是那些能全面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的一切感官都成为具有社会属性,让外化自己的类本质的劳动实践活动成为一种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让人成为一种真正全面总体的人,使一切人与自然间的、人与人间的、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个体与类的贫乏得以真正的富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唐代官吏考课制度述评与借鉴意义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阵营内外部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