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学科教学状况研究

时间:2022-07-27 01:05:44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学科教学状况研究

[摘要]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公共基础课,因此,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又能在实践工作中学以致用,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化学 教学状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95-01

化学不仅是众多学科门类之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还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的衣食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主要致力于使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需要打下必要基础。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都普遍存在招生难、学生基础差、化学课程教授困难等现状,这些都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部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这也就是说,化学课在中等职业院校中不仅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工业检测与分析等相关专业的必选课,也是其他类技术检测专业的选修课。

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化学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学生学习矿石学、乳品检验、生物化学等与化学相关的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工作方面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相关专业就业资格证,提高就业率的重要环节,为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学科教学现状

(一)学习兴趣不浓

笔者通过对中等职业在校生的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程比较头疼,普遍认为化学内容复杂难学,根本提不起来兴趣。造成这样的原因和学生在初中时所学的化学知识面窄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这门课程在初三才开课,内容繁多,又受到中考的压力影响,学习时间紧迫,为此大部分老师针对考试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及用途,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再次接触化学课时产生厌倦的心理。

(二)对化学课的认识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因在初中学习成绩差,不打算继续升学,而是想到职业学校习一门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以至于将来能够有一个好的就业门路,这就使得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错误地认为学不学化学课与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造成很多学生不重视化学课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经常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发言、提问不举手、实验不动手、下课不复习,作业更是一抄了之,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学习随意性大,使课堂效率严重下降。

(三)学习难度加大,产生畏惧心理

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初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内容的深度、广度、能力上又提高了难度,像物质的量的计算、滴定分析操作、有机化学中的醛、糖、酯、胺、蛋白质的反应,这些都是初中所未涉及的,然而现阶段的化学课与初中阶段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缺乏过渡,导致知识系统的衔接很困难。因此,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时会很吃力,实践上也很难掌握。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势必会影响与化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学习信心,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是十分不利的。

(四)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不够,实验器材简陋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化学中的定律公式和学说是从实验中获得,又为实验所检验。中科院院士戴安邦教授曾提出:只注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不仅要传授学生化学知识和技术,还应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高尚的科学品德。而化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化学全面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却被中等职业院校化学教学课程排斥在外,实验课时少,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简陋造成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及用途了解不足。造成这样的原因,笔者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老师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对于繁琐的化学实验老师们更偏重授课轻松的理论教学。二是开设化学实验课就会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这样以来就大大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办学资金短缺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最终只能以牺牲化学实验课来缓解办学资金的不足。[1]

(五)教学内容应用性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笔者通过对很多企业里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很多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职业能力素质很难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这些固然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关,在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不是重理论、轻实践,就是轻理论、重实践,不能把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效地结合,忽视了“实践出真知”的作用,过于强调“为什么”“是什么”而忽视“怎么用”“如何做”,并且也忽视了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使学生感觉所学知识过于抽象,不能突出化工类各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学而不精,不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最终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郝朝阳.当前中专化学教学的困惑[J].读与写,2010(6).

[2]刘斌,张龙.化学(通用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示范性高职院校下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管理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