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7 01:00:13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T2DM标准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测量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T2DM患者TG、HbAlc、FPG、2hPG、LDL-C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HDL-C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能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有降血脂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75-02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降糖药,临床上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EASD)最近共同提出建议[1],要求给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二甲双胍。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服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75例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DF公布的糖尿病及分型标准的T2DM。男42例,女35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39.5±12.7)岁,病程平均(4.1±2.3)年。其中,高血脂16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18例,无其他严重的肝脏、肾脏疾病。患者进行饮食与运动治疗,或正服用α-糖苷类酶抑制剂治疗,病情至少稳定1个月以上,两次空腹指尖血糖值≤13.0 mmol/L。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

1.2 排除标准

入选前1个月内使用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者;孕妇、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功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正常上限2倍者;肾功能异常,血肌酐(Cr)≥133 μmol/L者;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需胰岛素治疗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患者;有明显血液系统疾病者;有精神疾患,药物或其他物品滥用者;收缩压≥170 mmHg和(或)舒张压≥95 mmHg者;有手术、严重外伤等应激情况者。

1.3 方法

75例患者在尽量保持运动锻炼和相对稳定的饮食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250~500 mg/次,每日2~3次,最大剂量1.5 g/d,最小剂量0.5 g/d,进餐时同服或饭前30 min服用。用药前进行了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血脂、肝功、BUN、Cr、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凡是肝功能异常,BUN、Cr增高,尿蛋白阳性者不用二甲双胍。给药12周,进行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 h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肝功等生化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用x±s表示,用SPSS 10.0软件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12周,T2DM患者TG、HbAlc、FPG、2 hPG、LDL-C、HDL-C变化见表1。T2DM患者治疗12周后,TG下降25.7%、HbAlc下降10.3%、FPG下降34.2%、2hPG下降34.2%、LDL-C下降48.8%、HDL-C升高31.3%。T2DM患者TG、HbAlc、FPG、2hPG、LDL-C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HDL-C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2.2 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有5例T2DM患者出现胃部不适、恶心、乏力,在继续治疗中调整服药时间后症状相继消失;有3例T2DM患者出现水肿,其中1例程度较重而停用二甲双胍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其余2例程度轻微继续治疗中自行消失;6例T2DM患者出现腹胀,但能耐受,继续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低血糖发生。

3 讨论

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代表,已有近5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它在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很好的降糖效果,临床应用很广泛。二甲双胍可作用在肝脏、骨骼肌,改善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二甲双胍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减轻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的胰岛素抵抗.并能有效地减少基线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水平。目前临床上推荐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首要用药,是因为二甲双胍是唯一有证据表明可以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2,3],可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体重,而且更加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此外,其胰外作用也有利于糖在临床上二甲双胍有很好的改善糖脂代谢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毫无争议。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至今未完全明了,目前比较明确的机制有: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结合,近年研究认为浆细胞分化抗原活性增强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二甲双胍可抑制其活性。②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③抑制肝糖生成,抑制糖原分解,改善受体后葡萄糖磷酸化激酶活性、胰岛素对转录和翻译酶的作用等。但它确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有很多的疑问[4]。尤其在其降低游离脂肪酸,改善血脂谱方面的机制研究仍需进一步的证实。

[参考文献]

[1]Nathan DM, Buse JB, Davidson MB, et a1. 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es: 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J]. Diabetologia, 2006, 49: 1711-1721.

[2]Stefanovi V, Anti S, Mitic-Zlatkovi M, et a1. Reversal of increased lymphocyte PC-1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with metformin[J]. Diabetes Metab Res Rev, 1999, 15: 400-404.

[3]Stumvoll M, Nurjhan N, Perriello G, et a1. Metabolic effects of metformin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 N Endl J Med, 1995, 333: 550-554.

[4]朱素君,谢锦桃,刘军,等.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I0001-I0004.

(收稿日期:2008-01-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巴曲酶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 下一篇:α干扰素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5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