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04 02:38:35

吉林白城市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目的对二甲双胍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二甲双胍能减少IGT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T2DM的血糖,并因不良反应少,而使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结论早期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46-01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血糖药物,因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减少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且副作用较小,EASD和ADA共识突破了传统指南中2型糖尿病治疗的流程,把二甲双胍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一线治疗药物,建议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应用二甲双胍。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将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产生进行性衰退,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对二甲双胍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作简要阐述。

1二甲双胍的作用

1.1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1]中,共收集3234例糖耐量减低患者(IGT)(伴空腹血糖≥5.6mmol/L)。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1082名,生活方式干预组(减少脂肪和热量摄入,保证每周运动150min)1079名和二甲双胍组(1700mg/d)1073名。研究始于1996年,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较安慰组下降58%和31%,而且这种效果无性别、种族和民族的差异。与此同时,在国内陆菊明等[2]对二甲双胍在糖耐量低减病人的干预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能降低该类患者的空腹血糖和服糖后1h血糖,因此可延缓向

2型糖尿病的转变。

1.2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在T2DM的药物治疗中,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明显,虽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的降糖作用是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分解,降低过高的肝糖输出,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同时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浓度,又不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致胰岛B细胞过早衰竭[3]。因此,二甲双胍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并且当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时,无降糖作用,又没有磺酰脲类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不良作用。ADOPT研究显示,在随访的5年中,二甲双胍组体重得到长期有效控制,明显优于罗格列酮和格列本脲组。全球各权威指南都推荐二甲双胍为肥胖及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唯一首选用药。联合磺酰脲类药物,降糖效果更佳。国内的研究[4]表明,在使用SU类药物的患者中,加用二甲双胍,可以引起药效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使血糖的波动幅度减少。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加用二甲双胍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首先,胰岛素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二甲双胍则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起到相应的作用。其次,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的趋势。

1.3二甲双胍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经典的UKPDS研究[5](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和对多个随机分组、对照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二甲双胍能更有效地改善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对于同时具有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高危险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通过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其他目前尚不清楚的机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具有双重保护的作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首选降糖药物。

2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

2.1胃肠道副作用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用,但通过指导调节剂量可以有效避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大型临床研究UKPDS中二甲双胍的所有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风险均低于磺脲类和胰岛素。原因是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外周敏感性,降低肝糖输出和抑制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来达到降糖目的,此作用模式决定无论在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中,都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2乳酸酸中毒是二甲双胍引起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荟萃分析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低于1/10万例。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虽然同属双胍类,但二甲双胍在减少体内乳酸转变为葡萄糖的

同时增加乳酸的氧化,而苯乙双胍无此作用,因此二甲双胍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总之,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甚至降低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单药治疗不引起低血糖,乳酸酸中毒风险很低,可通过缓慢加量来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改善血脂,还可降低心血管危险和心血管事件,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几乎所有糖尿病治疗指南均将二甲双胍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早期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Knowler WC,Barrett-Connor E,Fowler SE,et al.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J]. N Engl J Med, 2002, 346(6):393-403

[2]陆菊明,潘长玉,田慧,等.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6):340-343

[3]胡绍文,赵德化,郭瑞林,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4

[4]丁虹伶,程训民,骆合德,等.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东南国防医药,2005,7(2):112

上一篇: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临床研... 下一篇: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检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