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对孕期补钙认识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26 11:17:53

孕妇对孕期补钙认识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孕妇对孕期钙需求的知晓度,为指导孕妇合理补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年3月15日~2011年12月28日在河北省磁县医院住院待产和接受产前检查的500例孕产妇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 孕妇对孕期补钙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一些孕期补钙的基本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对补钙与孕期并发症的关系认知度较低。未补钙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为69.00%,明显高于补钙组的3.75%(P

[关键词] 孕妇;补钙;认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c)-0154-03

众所周知,钙是人类体内最多的阳离子,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需要提供大量的钙,保证其骨骼的正常发育,因此,妊娠期妇女的钙需要量显著上升[1]。研究表明,缺钙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佝偻病、孕妇小腿肌肉痉挛、牙齿松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节骨盆疼痛、产后骨质疏松等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缺钙会导致产后出血[2],同时钙对新生儿的智力与神经系统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缺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3]。缺钙的新生儿免疫系统差,出生后会体弱多病,但是孕期补钙并非越多越好[4],补钙过量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身材矮小,甚至早产、死胎[5];孕妇高钙血症,甚至诱发肾结石。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围生期妇女保健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孕期钙的补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调查问卷主要为了了解孕妇补钙的现状及可能会影响孕妇补钙的因素,以期加强孕妇补钙的宣教工作,保证母婴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15日~2011年12月28日在本院住院待产分娩和接受产前检查的500例孕产妇进行跟踪调查。年龄21~38岁,平均(26.25±3.67)岁;非农居民207例(41.4%),农村居民293例(58.6%);职业分布情况:自由从业人员197例(39.4%),务农132例(26.4%),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者96例(19.2%),工人33例(6.6%),其他42例(8.4%);文化程度(包括孕妇及丈夫)、不同孕期、家庭月收入情况见表1。孕妇本人与其丈夫文化程度多为大专,家庭月收入以1000~3000元/月为主,孕期多为中晚期,孕产次多为初产妇。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1.2 调查方法

由本科医护人员参加问卷发放,使用统一问卷调查表,为确保填写的质量与回收率,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指导填写、现场收回问卷的形式。本次调查发出问卷538份,回收538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为92.94%。

1.3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孕期补钙的特点以及孕妇补钙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预调查后确定。问卷内容:①一般情况包括孕妇及其丈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既往疾病史、孕妇的孕期及孕产次;②孕妇对补钙知识的知晓情况;③孕妇补钙的态度及补钙知识的获取途径。

1.4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核对后用Excel软件进行预处理。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频度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孕妇对接受补钙知识的态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孕妇认识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孕妇乐意接受孕期补钙知识的宣教,其中有96.6%(483/500)的孕妇希望了解补钙知识,有95%(475/500)的孕妇认为正确的补钙对自己和胎儿都很重要。

2.2 孕妇对补钙知识的认知水平

从总体来看,孕妇对钙的食物来源、缺钙表现认知度较高,对钙补充过量及缺钙对胎儿引起的不良后果、维生素D在补钙中的作用有中等认知度,补钙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缺乏认识(表2)。

2.3 孕妇获得补钙知识的途径

孕妇的补钙知识依次来源于以下方面:孕期宣教占44.4%(222/500)、孕妇之间、长辈亲朋占27.6%(138/500)、网络占19.2%(96/500)、孕期保健书籍占8.8%(44/500)。

2.4 孕妇的补钙行为

孕期的补钙行为分两种:补钙(80%)和未补钙(20%),其中孕期补充钙剂者43.2%(216/500),膳食补钙者29.0%(145/500),采取钙剂+维生素D者7.8%(39/500),从未补钙者20%(100/5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孕妇及家人采取补充钙剂的最多,说明孕期补钙受到越来越多的孕妇及家人的重视。

2.5 孕妇补钙行为与妊娠相关疾病

2.5.1 补钙行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 未补钙组患病69例,未患病31例,发病率为69.00%;补钙组患病15例,未患病385例,发病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补钙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n)

与未补钙组比较,*P

2.5.2 补钙行为对胎盘钙化发生率的影响 未补钙组发生5例,95例未发生,发生率为5.0%;补钙组发生175例,225例未发生,发生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补钙对胎盘钙化的影响(n)

与未补钙组比较,*P

3 讨论

3.1 孕妇补钙现状及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孕妇对补钙知识总的掌握较少,较偏面,对表象问题能够掌握,但对补钙与妊娠相关疾病关系、维生素D有助于钙剂吸收等知识缺乏认识,说明其对补钙知识认识表浅、偏面,这可能是由于一直以来对补钙过量导致难产等宣教较多,但对于补钙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关系等宣教较少,补钙知识的宣传偏面导致孕妇的认知有所缺乏。建议医护人员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宣教工作,促进孕妇合理补钙,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以减少妊娠期合并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由于妊娠期钙剂不足或补钙过量影响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孕妇都乐意接受孕期补钙知识的宣教,对获取补钙知识都是积极的,通过医务人员来获取补钙知识的人最多(44.4%),这与医务人员本身补钙知识的不全面、对孕妇补钙宣教意识薄弱有关,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补钙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思想,摒弃传统思想,更好地做好在补钙知识宣教中的主导作用。

本次调查孕妇采用补充钙剂的最多,其次是膳食补充钙剂,采用钙剂+维生素D的很少。鉴于维生素D补充过量会出现中毒症状[6],鼓励其多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7]。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过度重视孕期补钙,导致补钙过量,造成胎盘钙化、胎儿头颅过硬,分娩时颅缝不能重叠,是造成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有的甚至导致胎儿小头畸形,孕妇出现肾结石。对于从未补钙的孕妇,除了会出现缺钙症状外,还会出现较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8]。

3.2 对孕妇补钙教育工作的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孕妇补钙知识可以支配其妊娠过程和结局,对孕妇及家人的补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孕妇获得补钙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医务工作者,所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补钙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医务工作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应做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影响孕妇补钙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还有孕妇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较高者具有较高的补钙知识水平。由于不同孕期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9],因此,应根据孕妇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以及所处的不同孕期,针对其补钙误区进行补钙的宣教工作,使其达到正确合理的补钙。

医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注重长期开展孕期补钙知识的宣教工作,全面提高孕妇及家人的正确补钙知识和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孕期正确补钙与胎儿健康及优生优育密切相关,从而保证孕期科学、合理地补钙。

[参考文献]

[1] 罗银珍.妊娠期补钙的临床观察[J].科学之友,2011,9(17):18-19.

[2] 王晓红,王爱勤.孕期补钙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5):99-100.

[3] 刘紹军,刘丽娜.孕妇妊娠期缺钙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53-54,82.

[4] 汤海霞.妊娠期不同孕周补钙对骨密度及胎盘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3):77-78.

[5] 于虹瑞.孕期钙监测对围产期孕妇营养指导的意义[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55.

[6] 金小岚.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6):9-11.

[7] 王春玲,吴志香.孕妇补钙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4):7-8.

[8] 叶菀华,郭义红.妊娠期高血压通过孕妇补钙预防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88-189.

[9] 白冰华,郭立新.孕期补钙与胎盘钙化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与实践,2010,14(10):910-911.

(收稿日期:2013-08-19 本文编辑:许俊琴)

上一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处理分支肾盂肾结石的手术... 下一篇:血压监测在复发性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