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50米跑教学之浅探

时间:2022-07-26 08:58:38

初中50米跑教学之浅探

摘 要:50米跑不同于长跑项目,它对人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从事体育教学多年,在50米跑这个项目上做了很多的探索实践,总结了一系列提高学生项目水平的方法,借此机会与广大教师探讨交流。

关键词:初中体育;50米跑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

由于50米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是体育达标和体育中考的考核项目之一。以下是本文对50米跑教学的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强化身体素质,为项目教学打好基础

身体素质是从事各种活动的基础,所以要针对50米跑项目对学生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首先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可以通过摆臂或高抬腿等练习方式锻炼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瞬间爆发力,达到训练效果;其次是训练学生肌肉收缩的能力,方法和反应能力的训练方式一样,都可以采用摆臂和高抬腿训练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然后训练学生的放松能力,可以通过短距离变速跑的训练方式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最后是训练学生的加速跑能力,可以通过单腿跳和连续多级跳的方式达到训练效果。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让距跑

让距跑的实质其实就是分组教学,具体分组方式有两种: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是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织内,让优秀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提高;同质分组是将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组,男生和男生一组,女生和女生一组,将训练强度控制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至于选择何种分组方式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循序渐进,保障教学的实效性。

2.趣味跑

为了保障训练效果,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兴趣之上,只有学生保持高涨的训练热情,才能使训练效果最大化。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趣味跑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引入游戏活动,还可以变换跑步方式,采用背向跑和转身跑等多样化的跑法,还可以利用蛙跳这种强化力量的训练方法,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缩距重复跑

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几个50路段,让学生进行循环跑步训练,跑完第一个50米,休息片刻再跑下一个50米,具体循环次数要视学生疲劳程度而定,加强训练的灵活性。

总之,兴趣是基础,方法是关键,教师要消除所有的不利因素,积极探究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50米跑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项目水平。

参考文献:

姚森.如何进行50米跑练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双凤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实现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 下一篇:对上好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