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2-07-26 08:38:41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当前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非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训练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一培养目标为目标进行教学。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学生在经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后,不能完全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出完全符合计算机公共课培养目标的,合格的人才。

一、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主要问题

1.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差距,进行教学的起点很难把握。

近几年,大多数高校都会开设程序设计类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但是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是一门学习和理解都很难的课程。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有的同学仅仅会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一点也不了解,另一些同学有所了解,而少数同学是非常精通计算机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即教学的起点该如何确定,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2.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

现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长期的学习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其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使得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才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通常认为老师讲授的知识和书本上阐述的知识一定是对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即使是对某些问题产生疑问,也不会主动提出。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往往不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兴趣。学生往往会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不善于针对某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尤其是程序设计类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往往现在一些同学喜欢背程序,问题稍有变化就不知到该如何解决了。

3.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目前基础课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性为主,学生只需要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但实际上,对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些设计题目,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技巧。

4.成绩的考核方式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际操作

考试是目前评定学生接受一门课程好坏的唯一标准。目前考试方式仍以笔试为主,以考理论知识为主,在最后的成绩中实际操作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二、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方法

由于目前在程序设计类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大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应该承认并正视这种差异,采取目标分级,教学分级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或者学生的兴趣,对于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变教学模式,提倡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和培养学生对书本乃至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质疑,鼓励学生找出教科书上的错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教学时应加强使用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即采用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到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事实和问题开始,逐步逼近概念和理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教学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与技能知道能应用在什么地方。

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以案例驱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下课后,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提问,或者自主学习课件,作相应的练习。在实践课程教学时,教师给出和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随堂指导。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实验内容上增加设计型题目的比例,鼓励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以及对于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还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可和各专业结合的实际应用题目。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自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针对某一内容教师可以让同学自主选题,激发同学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受学识、经验的限制,在实验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指导予以纠正。

3.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各高校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且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成绩考核上应该采取多种方式。(1)上机考试,可在平时上机时随堂进行,给学生给出题目,最好是一人一题,也可以在最后几次课上给出一个较难的综合性、设计性问题,让学生解答。通过上机考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有创新的解法可给予较高的分数;(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出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资料收集、整理得出结论。对于参与者,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分,作为平时成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不能抛弃期末笔试,在期末笔试中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但应当减少期末笔试在最后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学生的期末成绩可由以上几部分综合构成。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保证教师的知识更新所需的时间及机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是每个高校应重视的问题。由于多数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因此可以分批分专业进行学习;也可以将一部分教学任务交由外聘的高素质的教师担任,再不影响正常以及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一部分教师有时间去学习。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引进和培养新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周安国.从中美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区别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C].上海外国语学院网.

[2]王行言.国外著名大学计算机教学考察随笔[J].计算机教育,2004(2):117-120.

[3]牟连佳,梁皎,李丕显,孙文安.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4]顾浩,李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上海金融学院网.

上一篇:高校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 下一篇:关于高校工程训练作息时间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