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2-07-26 07:37:29

关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机电专业作为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专业之一,在教学上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很难进行教学,对于这一点,身为机电专业教师的我深有体会。因此,要想让机电专业的教学有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将制约它的因素各个击破,扬长避短。

一、机电专业的教材编写不符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

在我们国家,中职的专业教材特别是机电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但是能很好地立足于专业特点来编写的教材真的是微乎其微。对于“机电”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来说,教材的编写应该至少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后面的内容应该以前面的内容为前提,前面的内容应该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打好基础。这样才是一本有价值的好教材。可是现在我们机电专业的大部分教材都是前后“脱节”严重,以《电工基础》为例,这本教材先是最基本的电路元件和电路名词的学习,然后是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之后便是大跨度地跳到了正弦交流电等等很高深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前后跨度很大,但是中职学生的思维跨度、知识跨度远远跟不上。所以,对这种一点过渡都没有而且前后脱节相对严重的教材来说,一般学生对它的兴趣和掌握率止步于10%~20%,教材的利用率极低。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专业课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和较大的实训场地,由于它们的这种特殊性,很多的中职学校不把专业课作为重点学科,不重视专业课的日常教学,而是把语文、数学、礼仪等文化课作为主要课程来安排教学;专业课的学习必须要先从基础课开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最后才是专业课,这才是专业课教学的合理模式。但是很多学校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直接开设专业课,跳过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没有任何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也难怪学生学起来如此费劲。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这里是要学习一技之长的,不学好专业课就没有这一技之长,那他们如何在社会立足,如何才能成为将来的企业和社会、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三、师资配置不平衡

目前很多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人才匮乏,往往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老师才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比如说:语文老师多就多开设语文课,体育老师多就多开设体育课,机电老师少就少开甚至是不开机电专业课,让机电老师去教授数学课、物理课等等的其他课程,或者说随便一个老师就让他去教授机电专业课程。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中职学校里普遍存在,很多老师都不是从事自己的专业教学。这样配置专业老师,如何才能让他教好专业课。既然老师教不好,学生又如何能学得好?我们应该变“因人设课”为“以课聘人”,“专业”的老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

四、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年龄都在16岁左右,刚刚初中毕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惰学和厌学心里很普遍,偏执和叛逆心理很严重,感恩和责任感不强。在机电专业课的教学上,课越来越难上。因为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太难了,本身他们一点基础都没有,之前也没有接触过此类课程,可以说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也费劲。所以对他们而言,越不会越不学,越不学越不会,最后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专业课的学习。为此,我也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无法长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让他们感兴趣的方法来刺激他们学习。

五、“习惯”了教学方法陈旧无创新

就像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右手来吃饭、写字一样,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都习惯于填鸭式、无目的性的教学,寄望于现存的几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进步,不求创新。其实大家明知道用左手也可以做很多事,甚至左手也可以做到右手能做到的事,但为了简单而快速地达到目的,我们都是依据思维定式的习惯用右手去完成。说白了,老师都知道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专业课的教学更有效果。但是,为了不费脑子、简单而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很多老师都不愿意用“左手”去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殊不知,另一种方法、另一样眼光、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可以锻炼我们自己去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这样也许会使教学更加有效率,使其效果更加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件事,也可以毁掉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从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到不落窠臼,别具一格,把教学变得有新意,变得丰富多彩,变得让学生爱上课。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受到教材、课程安排、师资配置、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制约,这五个因素严重影响了机电专业教学的长足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电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与时偕行”,不断提高驾驭变化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进取,来找到一个适合机电专业教学的新模式,以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上一篇:提高法律教育实效性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下一篇:高素质数学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