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6 01:31:23

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针对卫生士官学员特点、课程特点和学员认知岗位的实际需要,从案例的选择、案例组织和案例教法实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增强卫生士官计算机教学效果,培养学员综合能力。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卫生士官 《计算机应用》课程 应用

《计算机应用》课程在医学院校作为基础文化课,涉猎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为重,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产生、发展和软硬件知识;常用办公软主要包括:Office软件包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应用软件更新换代堪称“日新月异”,而学时却仅有50个。卫生士官学员绝大多数来自基层部队,任职岗位是基层部队卫生系统,文化基础差异较为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员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同时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任职岗位,满足工作需要,成为一名优秀卫生士官人才为部队建设作贡献是每一个教务工作者十分关注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它作为适用于管理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很多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1-2]。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做出判断和决策。案例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学员主体、教员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3]。该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学员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文化课,实践证明: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案例是教学主线,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选择原则如下。

1.案例选择要与“实情”相符

案例选择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过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惧,出现厌学情绪,只能等待知识的灌输;而过易则会使学员出现自负,阻碍其对新知识的探索,不利于学员思维能力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质量案例要符合学员认知能力,难易适中,符合维果斯基就近发展区理论[4],能够满足各层次学员的实际需要。

2.案例选择要具有“目的性”

选择案例要基于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计算机应用》课程涉猎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因此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合理组织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减少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让学员在案例完成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四个字的分量之所在。

3.案例选择要贴近“实际”

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学习的目的性,案例应来源于学员的生活、工作,同时可适当贴近其专业,使学员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如在Excel中,函数是历届学员学习过程十分棘手的知识点,并且零散、抽象,为此将其组编成学员熟悉的“成绩统计分析案例”和“高原某种疾病发病率统计分析案例”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选择案例要注意“案例”和“举例”的区别

在案例教法中,“案例”是主线,整个教学围绕案例进行展开,以此培养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举例”在整个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主要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疑难问题。“案例”是组织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员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

二、案例组织

案例组织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涉猎知识较为零散,在案例组织时应按照模块、章节等对其进行分类,并且考虑彼此之间的联系,将联系较为紧密的多个知识点组织到一个案例中,同时在问题设置时还要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以利于学员对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员的需要。除此之外,案例组织时还要注意知识拓展,比如技巧方法问题的设置等,培养学员对新知识的探索发现能力。如Excel电子表格学习。对于该软件,90%以上学员一点从未接触过。为了便于学员学习掌握,我编选了五个案例:Excel基本操作案例、数据输入和工作表格式化案例、公式和函数案例、数据分析案例,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案例。将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点融合到一个大的案例中,学员在案例完成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避免了传统教法给部分学员学习该操作带来困惑。数据的输入和工作表格式化设计基本操作方法较多,如果孤立的学习,不仅繁琐,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融合到一个学员熟悉的“某级、某专业、某周的课程表设计”案例中,并且将“数据有效性”和“条件格式”作为完成相应操作最佳方法隐含其中,通过案例的完成,使学员认识到条条大道通罗马,能否找到捷径关键在于知识面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激发学员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三、案例教法实施

实施案例教法要基于实情将现代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员达到学得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案例的难易程度主要采用了“案例展示”―“引导学员观察和分析”―“学员尝试(自主或协作)”―“教员讲授”―“学员参与点评总结”等方法完成。

在案例教法中,案例作为一个大的任务,每一个大的任务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均能逐级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案例展示是案例实施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案例展示能够明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员对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有一个直观认识,从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在Word字处理软件的第一次课的教学中,首先将蕴藏本模块重要知识点的图文并茂的电子展板案例展示给学员,使其直观上认识到该软件强大的字处理功能,以及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方法能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为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涉及具体案例,要引导学员仔细观测、深入分析,并对涉及问题进行剖析,然后让其做出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的判断:若能,给出具体方法;否则,说明理由。此时,教员要不失时机对其进行点播,使其认识到本次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因学员文化基础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教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在实践许可的范围内,多给基础薄弱学员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所有学员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基于上述环节,在案例完成的过程中,教员要鼓励学员大胆尝试,此过程可自主学习也可分组协商完成,以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案例总结是案例实施的最后一步。由于学员认知能力上不同,案例完成过程中肯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所采用的操作方法也不一定最佳,通过案例总结,帮助学员找出学习过程存在的缺陷,给出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突出重点和难点,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员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培养学员善于观察、深入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英涛,王或,孙福川.案例教学的医学伦理学再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3):33-34.

[2]Chunlin Guan,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Adult Learner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ur English Teaching[J].US 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3)2:39-44.

[3]于洪珍.进行启发式和创造性教学:教好一门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3):96-98.

[4]冯帆,戚红军,刘印祥.计算机教学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1(4):239.

[5]吴娟.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0,27(3):109-110.

上一篇:浅议高中体育的计算机化管理 下一篇:浅析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