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的智慧/乌龟与兔子

时间:2022-07-26 12:33:30

“慢”的智慧/乌龟与兔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当今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快”使得经济快速增长,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在这样的快节奏中,你还记得“慢”吗,你认为今天还需要“慢”吗,你怎样看待“快”与“慢”的关系?

社会飞速发展,为了追随“快”的潮流,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竭尽全力,以至于精疲力尽。长此以往,弊端尽现,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放慢步伐呢?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种生物的灭绝步伐在加快。天空在无数烟囱的“呵护”下失去了蔚蓝的本色,鱼儿嬉戏的池塘、采莲歌四起的湖泊成为了一片片“死海”。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也在快速地为自己掘好坟墓。由此看来,有时候“慢”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剑拔弩张。作为“卒”的我,时刻警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为了生存,我回避“车”的横冲直撞,“马”的铁蹄踩踏,“炮”的狂轰乱炸,在“将”的指挥下我一步步前行,去与我那早已过河的兄弟们会合。一路风雨过后,我与他们胜利会师,而后和他们并肩作战。我不再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我仍旧徐行,步步紧逼敌方主“帅”,最后斩敌“帅”于剑下。在“慢”的指引下,我最终存活于刀光剑影的战场中。

我行走于路途。天公不作美,他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汗水”。我却悠然于其间,欣赏这“汗水”的另一番情趣。后面的人都催促我快点儿跑,我只是轻轻吟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路上的行人早已离去,我仍沐浴在天公的“恩赐”中。正因我的徐行,我顺利地度过了人生中极其黑暗的一段日子,还体会到了悠然于山水之间的情趣,何其乐哉!

“铛铛铛……”开考的铃声响起。我欣喜若狂,看上去全是我早已熟悉的旧题型。我挥动着手中的“神笔”,很快,试卷上便布满了我的“真迹”。我怀着愉悦的心情从考场离开,却欲哭无泪地看着布满红叉的“真迹”归来。我痛苦、懊恼,却无法改变这因“快”而惨败的结局。

“慢”是一种智慧,使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能顺利前行;“慢”是一种智慧,使我们在人生窘境中能豁达地面对;“慢”是一种智慧,使我们深切领悟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行走于人生路上,我们应细细品味“慢”的智慧。放慢步伐,看那沿途的奇山秀水,品悟那“慢”的真谛。

真的,“慢”也是一种智慧!

童话故事中的龟兔赛跑是恒心与速度的对决,最终,乌龟的恒心战胜了兔子的速度。处于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不也正在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赛跑么?

十几年前的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手机,也没见过电脑这玩意儿。今天,我们被“现代化”了,手机人手一部,电脑每户一台,各种海量信息迅疾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你能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吗?

也许,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我们这些在校青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我们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强,但对于那些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而现在又被迫进城的中老年人来说呢?他们虽有恒心,却怎么也追不上时代之“兔”,永远比时代的进步慢一个节拍。当存折走进农村时,我母亲完全摸不着北,花了大半年时间才终于学会了简单的存款和取款。而现在银行又推出了银行卡,虽然她早就办了一张,但直到现在,还不会在取款机上取款,以至于每次取款都要带上我或妹妹。

时代之箭没有一丝倦意,不愿放慢自己的脚步。老一辈人就像骑着自行车与摩托车赛跑,想要追上,但总是差了一截,还累得气喘吁吁。他们总想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却又总是被日新月异的产品搅得晕头转向。

时代的进步虽是必然的规律,但在飞速奔跑的同时不也应该兼顾一下在后面艰难爬行的“乌龟们”么!

看着在后面艰难行进的老一辈人,我感慨万千。或许,时代应该放慢脚步,等等在后面掉队的老一辈人。其实也是在给我们自己时间稍作休整,审视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重拾被抛下的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时代的发展过于迅速,以至于都没有给老一辈人喘息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帮助那些被时代抛弃的年长者。我们可以为他们创办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给他们专业的培训,给他们多些与社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被拖得那么狼狈。

社会发展再快,我们也不能遗忘落后的老人们,更不能忘记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

[综合评点]

第一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先总起,概述社会发展之快及其恶果,顺势提出“慢也是一种智慧”的观点。再分别以“卒子过河”“吟啸徐行”“考场一挥而就”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慢也是一种智慧”的观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三个例子中深蕴的生活哲理,再次归结到论点“慢也是一种智慧”。文章结构明晰,条理清楚,不失为一篇议论文的佳作。

“乌龟”和“兔子”两个比喻非常精妙:以“兔子”的速度喻指社会的飞速发展,以“乌龟”的恒心喻指老一辈人虽落后却坚持前行的生活现状,准确而生动。“兔子”的速度之“快”与“乌龟”的速度之“慢”形成极大反差,扣题严密。作者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关怀弱势群体,文字虽然朴实,却是除去伪饰的真情之作。

(荐评者系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徐斌)

上一篇: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隔代教育孩子的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