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时间:2022-07-26 11:31:1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摘 要:文章首先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及单项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MB settlement in cross-border trade. The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unit root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empirical analysis between RMB settlement in cross-border trade and the foreign trade. Last com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nd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RMB settlement in cross-border trade and the foreign trade.

Key words: RMB settlement in cross-border trade; unit root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error correction model

2009年4月份,我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充足的外汇储备、日益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逐步完善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等有利条件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带来机遇,因此研究跨境人民币结算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为

32 700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为20 900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11 8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12 300亿元,实付20 400亿元,收付比为1∶1.66。

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本文在全面、深入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1 指标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使用的指标主要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指标和对外贸易指标两大类。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RMB)代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而对外贸易指标方面,用进出口总额(IE)、出口额(EX)和进口额(IM)作为代表变量。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0~2014年的每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数据根据商务部网站商务数据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情况计算得到季度进出口额,由于其单位为亿美元,所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0~2014年的统计数据中汇率报表的1美元折合人民币每月的平均汇率,取美元/人民币三个月的平均值作为季度汇率计算得到进出口情况的人民币金额。

将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定量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在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问题时,为了避免直接使用数据带来的异方差等问题,本文将变量RMB、IE、EX、IM取自然对数,分别表示为LNRMB、LNIE、LNEX、LNIM。

2.2 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表1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RMB、LNIE、LNEX、LNIM序列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所以LNRMB与LNIE、LNEX、LNIM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3 基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贸易出口额的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LNRMB与LNEX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当滞后1期、滞后2期、滞后3期和滞后4期,变量LNRMB都不能Granger引起变量LNEX,同时变量LNEX也不能Granger引起变量LNRMB。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在短期内变量LNRMB与变量LNEX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4 基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贸易进口额的分析

(1)Granger因果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LNRMB与LNIM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只有在滞后2期的时候,变量LNRMB都能Granger引起变量LNIM;而当滞后1期、滞后3期和滞后4期,变量LNIM不能Granger引起变量LNRMB。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短期内LNRMB是变量LNIM的Granger原因,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不成立。

(2)协整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LNRMB与LNIM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因此,可得到回归方程为:

LNIM=9.518573+0.083520×LNRMB

t=170.1778 12.82535

R=0.911352,F=164.4897,D.W.=1.727834

从回归结果来看,虽然方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D.W.值也不太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方程的统计性质较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在短期内,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加1%时,进口贸易就将大约增加0.083520%。

根据表5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残差项是平稳的,因此LNRMB与LNI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从表6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贸易进口额增长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短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即D(LNRMB))的影响,另一部分是由于前一期的贸易进口额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即ECMt-1)的影响。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估计值可以看出,当前一期贸易进口额增长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当期就以(-0.881848)的调整力度对前一期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与贸易进口额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进行调整,并将其拉回到长期均衡的状态。

2.5 基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贸易进出口额的分析

(1)Granger因果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LNRMB与LNIE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当滞后1期时变量LNRMB都能Granger引起变量LNIE;而在滞后1期至滞后4期的时候变量LNIE都不能Granger引起变量LNRMB。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在短期内变量LNRMB是变量LNEX的Granger原因,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不成立。

(2)协整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LNRMB与LNIE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因此,可得到回归方程为:

LNIM=10.22681+0.088406×LNRMB

t=114.6266 8.510870

R=0.819076,F=72.43490,D.W.=2.074850

从回归结果来看,虽然方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D.W.值也不太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方程的统计性质较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在短期内,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加1%时,进出贸易就将大约增加0.088406%。

根据表9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残差项是平稳的,因此LNRMB与LNI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从表10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短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即D(LNRMB))的影响,另一部分是由于前一期的贸易进出口额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即ECMt-1)的影响。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估计值可以看出,当前一期贸易进口额增长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当期就以(-1.063007)的调整力度对前一期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与贸易进出口额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进行调整,并将其拉回到长期均衡的状态。

3 结 论

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与贸易出口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对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会产生正向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其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加1%时,贸易进口额和贸易进出口额将各自增加0.083520%和0.088406%。

(2)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单项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与贸易出口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在短期内,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刺激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贸易进口额以及进出口额不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Granger原因,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促进外贸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外贸增长不会增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峒. 计量经济学基础[M]. 2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巍,陈昭. 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建模方法与操作技巧[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杜江. 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蔡晓辉,李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 时代金融,2011(10):77-79.

[5] 王琼,张春伟.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3(7):32-33.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水产品安全运输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