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22-07-26 07:47:41

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作为一门相对较新兴的学科在高职教育层次也是日益发展,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高职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与本科教育的差别,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的,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从教学的目的出发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性;浓缩理论;教学设计;针对性教学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th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 big role in high education area.Management is a quite new subject which routed back to ancient west country,the knowledge may help people achieve high effective operation for company that brings high demand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for cooperation.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itted to build creative education method to train students,making them to obtain hig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practicalness;key theory;teaching design

一、定位高职教育

1、高职教育所处的教育等级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热,受到众多高考考生的追捧。分析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社会对中间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所谓中间型人才就是介于研究型人才与直接操作人员之间的技术型人才,这一类人才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如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客房卫生的管理服务工作,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职业技能和一定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受欢迎的原因是其学习年限短于普通的本科教育。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表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并不比高职院校具备更多的优势,所以一些成绩无法达到重点本科要求的学生宁愿选择高职院校,毕竟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是远远比不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一般是2到3年的学习或是2加1式的教学安排,这样更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些偏见,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无法与本科教育相比,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并且相对较大比例的学生会选择接受高职院校接受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录取分数相对不高,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热情不强,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他们却具备一些个性、艺术特长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方案显得格外重要。

3、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并提高就业率

只有明确教学的目的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将实践教育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使理论服务于实践,知识奠定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方法

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后,明确了高职教育是区别于本科教育的,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征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等职业管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根本上来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效率。管理类学科因其实关乎于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应该更多的注重其实践性,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高职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高职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做出以下探索性的方法研究:

1、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中教学效果的优劣。管理类课程的特点是要从企业的现实角度出发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管理知识,所以针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实际性和管理知识的抽象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将传统的教学设计做出一定的调整,调整和改革的过程要注意围绕管理科学的应用性来展开。

第一,在授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充分的企业管理实体案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修改,化繁为简,使其能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相匹配,从而把抽象的管理知识具体化、实际化,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具体工作职能的阐述和分析,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就无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明确的职业导向,具体职业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浅表的描述,而是要深入到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既要像电影一样有完整的结构,也要像电视剧一样展示每一个具体的情节发展,比如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工作过程中培训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培训安排以及在培训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的不同特征以及探索其适合的管理工作类型,然后有针对性的按照学生未来的职业类型与方向进行培养,如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扮演其喜欢和适合的岗位员工的角色等。

2、运用多媒体提升趣味性和活跃课堂气氛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创新思路研究 下一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旅游推介中的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