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实践礼学?

时间:2022-07-26 07:24:02

何谓实践礼学?

作者简介:徐到稳(1985-),安徽庐江人,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儒家经典研究。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分法学术意义重大。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分法的合理性为基础,对实践礼学的定义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实践礼学,是私家编写、以儒家精神指导民间礼仪的学问;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实践性为最大特色,主旨可概括为“以礼化俗”。

关键词:礼学;实践礼学;《四库全书总目》;杂礼书;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目》将经部礼类分为六个属别:周礼之属、仪礼之属、礼记之属、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与杂礼书之属。笔者曾在博士论文《江永礼学研究》中指出:“这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创新。”①笔者在该文中既按照内容将杂礼书之学称为杂礼学,又按照性质(或方法)称之为实践礼学,并简略分析了实践礼学的源流。本文试图对实践礼学的定义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经部二十二杂礼书之属正目列有宋司马光《书仪》、旧本题宋朱熹《家礼》、明黄佐《泰泉乡礼》、清李光地《朱子礼纂》、清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共五部著作;存目列有元郑泳《郑氏家仪》、明邱F《家礼仪节》、明吕埂独裎省贰⒕杀咎饷餮钌鞅唷侗鸨炯依褚墙凇贰⒚魉卫c《四礼初稿》、明林烈《乡射礼仪节》、明吕坤《四礼疑》、明吕坤《四礼翼》、明马从聘《四礼辑》、明韩承祚《明四礼集说》、明吕维祺《四礼约言》、清许三礼《读礼偶见》、清李b《学记》、清王复礼《家礼辨定》、清王心敬《四礼宁俭编》、清曹廷栋《昏礼通考》、清张文嘉《齐家宝要》,共十七部著作。为何将这二十二部著作列于杂礼书之属?四库馆臣在正目五部著作的提要之后下了一条案语:

公、私仪注,《隋志》皆附之礼类。今以朝廷制作事关国典者隶史部政书类中;其私家仪注无可附丽,谨汇为杂礼书一门,附礼类之末,犹律吕诸书皆得入经部乐类例也。②

可见,四库馆臣在此区分了两种仪注:公家仪注与私家仪注。前者主要特点是朝廷制作、事关国典;后者主要特点没有明言,但无疑是私家制作、事关民俗。四库馆臣馆臣将前者归入史部政书类;将后者归入经部礼类,并单独成为杂礼书这一属别。

四库馆臣区分两种仪注有很大的合理性。《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是我们了解上古到西汉末年这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基本上采用刘歆《七略》的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大类,还没有历史类,也没有仪注类著作。《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二部图书目录,是我们了解东汉到隋代这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隋书・经籍志》史部有仪注篇,并说明了设立原由:“仪注之兴,其所由来久矣。自君臣父子,六亲九族,各有上下亲疏之别。养生送死,吊恤贺庆,则有进止威仪之数。唐、虞已上,分之为三,在周因而为五。《周官》,宗伯所掌吉、凶、宾、军、嘉,以佐王安邦国,亲万民,而太史执书以协事之类是也。是时典章皆具,可履而行。周衰,诸侯削除其籍。至秦,又焚而去之。汉兴,叔孙通定朝仪,武帝时始祀汾阴后土,成帝时初定南北之郊,节文渐具。后汉又使曹褒定汉仪,是后相承,世有制作。然犹以旧章残缺,各遵所见,彼此纷争,盈篇满牍。而后世多故,事在通变,或一时之制,非长久之道。载笔之士删其大纲,编于史志。而或伤于浅近,或失于未达,不能尽其旨要。遗文余事,亦多散亡。今聚其见存,以为仪注篇。”③此处仪注明显是公家仪注。公家仪注渊源极早,有政治机构就用公家仪注。仪注与职官关系极其密切,这是不难理解的。所以《隋书・经籍志》仪注篇之前就是职官篇,而两者差别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显。比如《晋新定仪注》、《梁尚书职制仪注》等书均以“仪注”为名,却在职官篇。④至于私家仪注,《隋书・经籍志》略有记载。对私家仪注记载较早较集中的,应数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该书分经、史、子、集四录,在史录设有礼注类(紧接职官类)。此类收录的是第一部著作为汉蔡邕《独断》,其次为《开元礼》、《开元礼百问》等,均为公家仪注。值得注意的是,北宋许洞《训俗书》之后就是唐孟铣《孟氏家祭礼》,再往后是唐徐润《徐氏家祭礼》、唐郑正则《郑氏祠享礼》、唐范传式《范氏寝堂时飨礼》等,均为私家仪注。⑤可见陈振孙已经明确有公家仪注与私家仪注之分,虽然他没有在目录分类上显示出来。在陈振孙之后,公家仪注类着作一直在史部;私家仪注类著作或在史部,或在经部,未有定准。四库馆臣明确区分公家仪注与私家仪注,并将前者归入史部政典类,后者归入经部礼类,可谓得前人精髓。

四库馆臣将杂礼书之属与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区别开来,也有很大的合理性。在《经义考》之前,经部礼类未经细分。《经义考》将礼分为四目:周礼、仪礼、礼记、通礼。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进步(后来的《明史・艺文志》如出一辙)。所谓通礼,就是归入前三类明显不合适的礼。《经义考》的通礼还是过于庞杂,《四库全书总目》就在它的基础上又分为三个属别: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杂礼书之属。据其说法,三礼总义就是“其文不可分属”、“义实兼释三礼”者,⑥杂礼书是“私家仪注”,⑦说得比较清楚。《四库全书总目》对通礼对通礼这一属别说明不清楚。笔者在《何谓通礼?――一种目录学的分析》中对此曾予以厘清,指出:“通礼体例上最大的特点是编纂、注释相结合,意义上最大的特点是试图贯通经典、构建一个圣人之礼的体系。”⑧三者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刘熙《释名》云:“礼,体也,得事体也。”许慎《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均以实践解释礼。所以实践性是礼学的重要性质之一,而实践礼学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四库全书总目》于经部礼类设有杂礼书之属,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四库全书总目》对杂礼书之属的评价标准很特别。如评价明代黄佐的《泰泉乡礼》:“首举乡礼纲领,以立教、明伦、敬身为主。次则冠婚以下四礼,皆略为条教。第取其今世可行而又不倍戾于古者。次举五事,曰乡约、乡校、社仓、乡社、保甲,皆深寓端本厚俗之意。末以《士相见礼》及《投壶》、《乡射礼》别为一卷附之。大抵皆简明切要,可见施行,在明人著述中犹为有用之书。”⑨评价明代宋c《四礼初稿》:“是编分冠、昏、丧、祭四礼,略仿古经词句而统用后世之法。……大都以意为之也。”⑩评价清代毛奇龄的《辨定祭礼通俗谱》:“盖其大意务通人情,故不免有违古义。然大致斟酌变通,于古礼之必不可行及俗礼之误托于古者,剖析考证,亦往往厘然有当,固不妨存备一家之说也。”B11因为杂礼书之属是“私家仪注”,《四库全书总目》主要从是否切实可行来评价,即强调实践性。因此,四库馆臣将杂礼书之属与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区别开来,有很大的合理性。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四库馆臣对“杂礼书”的命名存在不合理性。如上指出:《经义考》将不能归入周礼、仪礼、礼记的称为通礼。《四库总目》在《经义考》基础上对通礼进行细分,分为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杂礼书之属。虽然它对通礼的界定与所属著作的归类上有些不清楚,B12但三礼总义之属、通礼之属这两个称谓还是可以接受的。而杂礼书之属这一称谓是不规范的、临时的,可以再斟酌的。当我们以礼学内容将礼学六分的时候,不难发现周礼学、仪礼学、礼记学、总礼学、通礼学基本上能凸显各自的内容,而杂礼学并不能。当我们以礼学性质(或方法)将礼学四分的时候,考证礼学、义理礼学、体系礼学、实践礼学基本上可以凸显它的性质(或方法)。这是笔者提出“实践礼学”这一概念的重要原因。

实践礼学,是私家编写、以儒家精神指导民间礼仪的学问。它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实践性为最大特色,主旨可概括为“以礼化俗”。这是笔者对“实践礼学”定义。需要注意的是,此定义是以《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分法的合理性为基础的。B13(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转第58页)

本文为第5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清中期考证礼学研究”(编号2014M561507)阶段性成果。

注解:

①徐到稳《江永礼学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史博士论文,2013年,第1页。

②[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7年,第287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中华书局,2008年,第971-972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第968页。

⑤[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85-188页。

⑥[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第279页。

⑦[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第285页。

⑧徐到稳《何谓通礼?――一种目录学的分析》,同济大学第一届儒学与古典学年会论文集,2013年。

⑨[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第284页。

⑩[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五,第324页。

B11[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第285页。

B12徐到稳《何谓通礼?――一种目录学的分析》,同济大学首届儒学与古典学年会论文集,2013年。

B13“实践礼学”作为一个词语,似乎不见于古人著述。林存阳《清初三礼学》的第二章第二节以“实践礼学的思考”为题,论及清初学坛颜元、李b两大儒的实践礼学思想,并称颜、李二人对古礼的倡导与践履,“为礼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为清初三礼学的复兴开了先路”。见林存阳《清初三礼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3-129页。刘万华指出:“林存阳所论仅局限于颜、李二人,所论内容多集中于二人对礼学的体悟与实践,且论述也较单薄。”见刘万华《明末清初实践礼学发微》,《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刘文的核心观点为:“明末清初的实践礼学思潮,主要是针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孙奇逢、陆世仪等人。他们针对当时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倡儒学经世致用的宗旨,身体力行,实践礼学,重建儒家礼秩。实践礼学思潮在改良风俗、改造理学、保存与发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他们的努力,传统理学最终成为清王朝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正统、合法的主导地位,从而彰显了儒家文化,奠定了清廷稳定的局面。”刘万华延续了对“实践礼学”的使用,但也未对“实践礼学”定义。从其文章来看,他所谓“实践礼学”时而作为名词,时而作为动宾短语,可以肯定并非礼学的一个分支,也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分法无关。

上一篇:论《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之人性退变历程 下一篇:难以平等的爱情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