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平等的爱情与事业

时间:2022-07-22 05:52:25

难以平等的爱情与事业

作者简介:孔少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纪文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

摘要:中外文学中,爱情与事业都是永恒的主题。写不完的爱情、追求不尽的事业构成作家与读者的共同关注点。路遥作品《人生》中的高加林与菲茨杰拉德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都是追求爱情与事业梦想的青年典型,但二人最终的梦想破灭又折射出二人在追求态度上的倒错,为时下正在奋斗的青年男女提供了现实反思价值。

关键词:高加林;盖茨比;爱情;事业;错位

爱情与事业,人生的两大追求,其实质为一,都是自我确认的方式。爱情是通过某一心仪的异性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事业是通过社会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人类追求爱情与事业的脚步不会停歇,对待爱情与事业的态度,有因时代转型而变化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爱情与事业在人类发展中所体现的不变的普世内涵。通常认为,理想的情况是爱情与事业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成就个人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现实看,二者更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听到有女性说“爱情是女人一辈子最大的事业”;也能听到更多人说“事业是男人获得爱情的基础”。这两种声音都是众多青年男女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无奈慨叹。于是,爱情与事业先得其一,再获其二成为更多奋斗青年的必然选择。在中外文学中,爱情与事业都是永恒的主题,写不完的爱情,追求不尽的事业共同构成作者与读者乐于关注的两点。

中国作家路遥在《人生》中写了一个奋斗青年高加林立足爱情追求事业从农村到城市再返回农村的失败典型,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了一个立足事业追寻爱情从非法致富到盲目求爱而致死的典型。两部都是关涉爱情与事业的中篇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与盖茨比都是出身社会下层,身处社会转型期,都强烈渴望实现梦寐以求的现实追求,但二者对待爱情与事业的态度却又相差甚远。作为时代奋斗青年的他们为中美谱写了追求梦想之歌,也为时下正在奋斗追求的青年男女提供了现实反思价值。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1]从全文看,高加林最终从城市回到农村,沉痛地着,喊叫一声“我的亲人哪……”我们不可以就此肯定说高加林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毕竟他还是一个年轻人,心中依旧有追求。回归土地,或许是他人生走向光明的起点。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加林被开除从城市回到农村是他人生的一个失败节点。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再到体制外的转变,他最先错在爱情的选择上。

小说一开始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被大队书记的儿子给霸占了,这一打击,高家林牢记在心。他十几年的拼命读书,为的是不再当一个农民,不像老实巴交的父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是摆脱平穷落后的山区对自己的束缚。年轻的热血与活力加上丰富的文化知识促使他活着的最大现实就是事业的上的成功。同村姑娘刘巧珍真心喜欢高加林,为他无私地做了很多事,她的温柔和善良治愈了高加林的苦恼与忧伤,高加林内心也对巧珍有出于真心的爱意。但巧珍没有文化,与高加林内心期待的未来生活相差甚远;他具有知识赋予的众多长处,唯独失去了自我的本真状态,始终没有勇敢选择巧珍。怀着改变穷苦现状之心的高加林离开农村,在县城,他获得了他的同学、城市姑娘黄亚萍的赏识和爱慕,高加林获得一份体制内工作。黄亚萍与刘巧珍相比,无疑具有众多优势,她才智和思想、趣味和追求,都和高加林有共鸣,更为重要的是黄亚萍是城市人,有政治关系,父母亲人是体制内人。在反复权衡和考虑后,高加林选择与刘巧珍断绝关系。在他的权衡和考虑中,自己事业占了很大部分,跟黄亚萍在一起,可以无形获得很多政治关系,得到更多有权有势的人的赏识,这一切都对自己事业有很多帮助。而在高加林心中,所谓的有权有势正是他的最高追求。高加林和黄亚萍都是八十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很清楚认识到现实加诸他们的压力,面对乡村和城市巨大的生活差异,现实是加置在两人心灵中枷锁,二人也就不可能达到亲密无间的融合。高加林将爱情与事业前途联系起来,在他心中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是可以达到事业目的的手段。最终,他在城里的工作泡汤后,爱情也就随之灰飞烟灭。骨子里的自卑因现实事业的失败而呈现火山爆发式喷涌而上,这几乎是所有奋斗青年挥之不去的自卑情节。

菲茨杰拉德笔下盖茨比是个爱情理想主义者,始终专一的爱情追求让他从未忘记对黛茜的爱,当年黛茜对他也是情有独钟。第一次世界大战,盖茨比被调往欧洲,两人分隔两地,黛茜因此和她分手,转而嫁给了出身于富商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黛茜婚后物质生活丰富充足,但丈夫汤姆在外包养情妇让她的婚姻并不幸福。盖茨比因失去黛茜而痛苦,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真爱,于是立志首先要在事业上成功,成为富翁。他通过走私货物等非法手段赚取大量金钱,几年以后,盖茨比以一个成功人士来寻找失去的真爱。他在黛茜家的对面建起了一幢大厦,他挥金如土以举办各类歌舞宴会的方式来引起黛茜的注意。其实这时已为人妻人母的黛茜早已不是旧时的黛茜了,二人见面后,盖茨比被多年压抑的情感冲昏了头脑,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旧情回归,听任黛茜摆布。“人在堕入情海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滑稽可笑,甚或悲剧性的情境。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其本来面目,而受族类的精神所支配。”[2]而黛茜不过将她俩的暧昧关系当作一种刺激。这样的真情与假意的相逢最终只能是悲剧收场。在生活中,现实的爱情离不开时代背景,爱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环境。彼此太熟悉,太了解,没有了神秘感,就不易发生爱情。当然,彼此过于陌生和隔膜,也不能发生爱情。爱情的发生,在有所接触又不太稔熟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力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吸引力发挥到最满意的程度。[3]显然世俗现实的黛茜与理想主义的盖茨比在暧昧的现实境况中已经不可能产生爱情的共鸣。爱情对盖茨比是个美丽的梦,他用金钱这种现实存在物去吸引黛茜,本身就会引起心灵深处的冲突。黛茜不缺金钱物质,她的实用主义爱情和婚姻是与她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追求相符合的。她没有理由为了盖茨比的陈年旧情而离开丈夫汤姆。实用主义爱情并不是道底线,理想主义爱情并不容易找到,大多时候,理想主义爱情不是在现实中毁灭就是不存。《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恋,《牡丹亭》中爱情的虚幻描写等都是将爱情理想化的结果。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的梦,事业毁了,最终甚至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维护黛茜,而黛茜只能以冷笑来回应他的付出。

高加林与盖茨比都是时代的弄潮人,追求路上短暂的幸福使二人无法停歇,强烈的追求欲推动着他们向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向奔去。高加林以极其现实的态度选择爱情,为的是改变自身穷苦命运的事业梦;盖茨比用已经成功的事业做基础来追求他理想化的爱情梦。在现今看来,二者的追求都没错,但二者错在始终没能将事业与爱情的追求置于一个平等的境地,事业与爱情始终没能平等的存在于他们内心。这种错位的人生追求使得他们自身始终是纠结于各种事物而不能自拔,总是在权衡与选择,每走一步都深思熟虑,耗尽心机。最终得到的会失去,苦苦追寻的依旧不属于自己。(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一二合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

[2]叔本华著,金玲译.爱与生的苦恼[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46.

[3]周国平.周国平文集.第一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7.

上一篇:何谓实践礼学? 下一篇:论蒙古民间美术在内蒙古国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