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5 11:04:30

【前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 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感受一下是不是好文章。同时请注意投影上生字的读音。(PPT) 癸(guǐ)丑 会稽(kuài jī ) 修禊 (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夫(fú)人之相与 放浪形骸(hái) 趣(qǔ)舍万殊 临文嗟(jiē)悼 一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释词理文,探“乐”之由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谈起书法,人们肯定会说到书圣王羲之;一说到王羲之,人们必定会想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也叫《兰亭集序》)。王羲之不单单书法写得好,其实他的诗文同样写得好,只是因为唐太宗的推崇,书名盖过了文名。不信?让我们走进他酒后一挥而就的文章《兰亭集序》看个究竟。

二、 梳理文义,积累词句

(一) 听师范读,初步感知

1. 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感受一下是不是好文章。同时请注意投影上生字的读音。(PPT)

癸(guǐ)丑 会稽(kuài jī )

修禊 (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夫(fú)人之相与 放浪形骸(hái)

趣(qǔ)舍万殊 临文嗟(jiē)悼

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

2. 学生听教师朗读后说原初感受。

(二) 梳理文义,积累词句

过渡:要看明白是否真的是好文章,我们还需要走进文本。要走进文本,首先要理解文章字面意思。

1.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边读边口译,看能否大致看懂全文。若有看不懂的,请做好标记,十分钟后提交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 学生借助注释,自读并口译全文。

3. 提交疑难词句,共同解决。

4. 再次口译全文后抽三位中等水平学生分别口译一二三段文字,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纠正口译不当之处。

5. 分类归纳,积累字词。(PPT略)

三、 梳理文路,探“乐”之由

过渡:通过刚才的释词阅读,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文章的情感脉络?接下去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梳理一下文章的情感脉络。

(一) 朗读全文,感“情”之变

1. 学生齐读全文,要求读后画出表明作者情感的词。

2.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简评,然后交流画出的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教师板书:“乐也”“痛哉” “悲夫”。

(二) 研读首段,探“乐”之由

1. 自由研读第一段,请具体说说“信可乐也”“乐”的理由是什么?

2. 请学生具体说说“乐”的理由:

学生述说教师补充归纳整理如下。(宋体字投影,楷体字为教师补充解说内容。)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之乐

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

(2)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地胜之乐山阴兰亭

看山,言其“崇”和“峻”;绘竹,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淡雅。

《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3)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美之乐

观天,言其“朗”;叙风,言其“和”。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兰亭天地胜景,引导体悟原作色调的淡雅。

(4) 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事雅之乐

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一觞一咏。(PPT――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5) 畅叙幽情,游目骋怀心畅之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自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地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

(6) 暮春之初辰良之乐

孔子和子路、曾、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时,曾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得孔子赞赏。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农历三月三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7) 风声、水声、鸟声、吟诗声,声声悦耳听美之乐

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各种声音,但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读者可以想象得到。由此,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填补这一空白。

(这部分“乐之由”的梳理,前四点学生一般会比较容易发现,宜鼓励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说,让他们也有成就感;后三点,学生容易忽视,尤其是第六点,若没有教师的补充学生感受可能不深。在学生述说乐的内容时,宜引导学生注意揣摩“足以”“信”等副词的特殊意味,并适时穿插指导学生诵读相关文句。)

3. “辰良、人贤、地胜、天美、听美、心畅、事雅”,概括说就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板书),能不快乐吗?我们朗读此段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指导朗读:“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停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朗读可以抽语文基础好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以达示范之效。)

4. 梳理此段思路:作者是按什么样的思路将上述“美景好事”联缀成文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投影此段思路:(PPT)

5. 根据这样的思路试着背诵第一段。

四、 课后作业: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谈痛论悲,悟“生”之理

五、 看书封面,激趣导入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们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每册封面的插图?它是“大苏夜游赤壁图”和“《兰亭序》书法图”的巧妙组合。为什么编者对这两项内容如此偏爱呢?苏轼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我们学过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等诗文。我们也知道,苏轼在这些诗文中表现出旷达的情怀。那么,教材编者为什么要把《兰亭序》也放到这呢?除了因为这是“天下第一行书”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稍思考后教师继续设问: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赤壁赋》是否有相通之处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此文的情感流程是:乐也――痛哉――悲夫。而《赤壁赋》的情感流程也是“大苏夜游赤壁,也遇上良辰美景――‘七月既望……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心情可谓美极,但‘洞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述’,让坡乐极悲生,感慨万千!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赤壁赋》中使作者的情感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述”“呜呜然”的“洞箫声”,他所悲叹的主要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么,王羲之又因何而痛,为何而悲呢?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兰亭集序》的深刻内涵。

六、 深入文本,谈痛论悲

(一) 研读次段,探“痛”之因

1. 同学们想想,王羲之面对赏心乐事,他联想到了什么让他发出“痛哉”的感慨?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将“痛之因”一条条地具体地罗列出来。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痛之因”。若学生无从下手,可作如下启发:

(1) 凭第一感觉,作者因为什么而痛?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生命短促、无常。

(2) 从第二段看,当时人们都能及时认识到生命短促、无常吗?我们可以从哪些词句看出?

明确:从“或……或……”和“不知老之将至”等可以看出。由于当时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当时的士人大多崇尚老庄虚无思想,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消极避世。所以他们大多没能及时认识到生命的短促。

(3) 当时的人们是否都无忧无虑了?真的逍遥了吗?从哪里看出有了感慨?

明确:“及其……感慨系之矣。……尤不能不以之兴怀……况……”都表明人们有了感慨。并没有真正的逍遥。

(三个小问题将“痛之因”细化,化难为易,突破了难点之一。)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梳理此段思路,将关键词板书。

这里尤其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揣摩副词“尤”“况”和语气词 “矣”“哉”等,体悟作者的话外音。

4.小结: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作者所痛的主要原因是清醒地看到了人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常;同时也痛当时士人没能像他那样及时认识到生命的短促,却信奉佛老,麻木地虚度时日,整天无所作为。

5.朗读指导:那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段内容?指导学生朗读此段。

总体基调是沉郁悲痛。先平起,第二句稍欢快,第三句“当其”开始压抑,最后两句沉痛。

(二) 研读末段,探“悲”之源

过渡:作者借用孔子的话道出了自己对生死的认识――死生亦大也,也就是说死生是大事,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但为什么其他人没能及时领悟到这一点呢?

1.请读第三段,当时其他大多数人都持什么样的生死观?你从哪里看出?作者是否赞同当时其他人的生死观?“悲之源”是什么?与上段的“痛”有所区别吗?

2.自由读最后一段后交流认识。

(1) 从第三段看,当时大部分名士的生死观人生观是怎样的?作者认同这样的生死观吗?

明确:当时名士们是“一死生”“齐彭殇”,即认为“生”与“死”是一样的,“长寿”与“短命”是相同的。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虚诞”、是“妄作”的,显然是持批评态度。也就是说,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长寿”就是“长寿”,“短命”就是“短命”。它们就是不同的两回事。

大部分名士持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之后,其严重后果就是他们将“不事经济”,得过且过;而与之相对应的王羲之则看到生死之差异,寿命长短之区别,于是要积极生活,积极入世。这样,他们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2) “昔人”的生死观又是怎样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从“若合一契”可以看出,“昔人”与“我”的生死观是一致的,证明我的生死观是普遍的,都会“临文嗟悼”。

(3) “悲之源”是什么?与上段的“痛”有什么样的区别?

明确:这里的“悲”有两重意思:即从古人身上证明了人生的确是短暂的,所以,这里的“悲”具有上文“痛”的意思,我们既可以将它理解为对“人生苦短”感到“悲痛”;但更主要的是作者为当时名士们的主流思潮“一死生”“齐彭殇”,不事“经世济民”而感到“可悲”,为他们这样虚度时日而感到“悲哀”。这样,这个“悲”就又蕴涵着一定的“责备”在内。所以它一语双关,一悲两源。因此,“悲”与“痛”在这里既有联系也有侧重点上的微妙不同。

小结:其实,我们从作者的手迹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选择这两个词是经过推敲的。请同学们看看原件的摹本(投影出示《兰亭序》真迹冯承素摹本),“痛”字是由“哀”字涂改而来的,“悲夫”的前面也是涂改过的,“夫”字改写在“也”字上。而全文其他地方涂改甚少。所以,从作者的原稿上看,作者的情感到这里应该是非常复杂的,复杂到一时拿不定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自己!

(4) 最后回到为什么写序这件事情上来,或者说写此文有何意义。因为今后将发生的事与今天的事相比,人虽不同,地虽有异,但人们产生的情感应该会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把当时的诗结集成册,作序记之,让后人看到有这么一回好事,或许他们也会像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感慨好事容易逝去,从而会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里的“悲夫”,初看似乎很简单,细究其实不然。这既是第二段痛的深化,也是作者情感的高潮。若粗粗放过,学生是很难做到对此文透彻清晰地理解的。因此,笔者设计了上述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较容易地解决了本课的第二难点“悲之源”,也为学生后一环节的“谈感悟”奠定了基础。)

七、 自读课文,畅谈感悟

过渡:作者料事如神,初唐的王勃在滕王阁盛宴上不就感慨“兰亭已矣”吗?北宋的坡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之上“扣弦而歌”“乐甚”之后不是也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吗?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想想教师开始上课时说的“王羲之不单单书法写得好,其实他的诗文同样写得好”是否属实?

作者在文末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有什么感想?诵读文章,交流“我读《兰亭集序》心得”。

2.教师读《兰亭集序》心得示例:

因为生命苦短,有时又的确难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珍贵。

因为生命苦短,有时又的确难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实实在在做好。

因为生命苦短,有时又的确难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因为生命苦短,有时又的确难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

(学贵多思,不思则惘;学贵有悟,不悟则呆。学习传统文化经典,除了“见识一番经典”(朱自清语)外,还应追求有所悟。这样,经典将焕发新的活力,经典将永远经典。同时,学生能否有所悟,所悟程度怎样,也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 “透彻、清晰”地理解文本的一面“镜子”。)

八、 课后探究,比较王苏

找一个恰当的角度,试探究比较苏轼《赤壁赋》和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异同,写一篇探究性小论文,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通过课外继续探究比较,一方面将课堂触角伸向课外,达到了课虽结束学生的学习仍然继续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比较研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真正使学生达到“透彻、清晰”地理解文本。)

[附]板书设计:

(浙江省青田中学;323900)

上一篇: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与作文教学目标关注 下一篇:客愁多在雨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