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案例

时间:2022-10-04 03:01:43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二者相得益彰,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立意深远的优美散文,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案例分析将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有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法。

【案例题旨】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这样讲。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试图转变文言文教学方法,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朗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重视学生体验。我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文言文五步朗读法":初读,读准字音节奏;再读,读懂词义句意;三读,读出思想情感;四读,读来感悟体验;五读,熟读成诵。《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案例细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了解"序"的相关常识;

3、朗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重点难点: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过程: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了解书序的特点以及王羲之的相关知识

1.1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

是写在书籍或论文前边的说明性文字.序言有的是作者或编者写的.有的是别人写的.其内容和作用,是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原则,介绍或评价作品等.内容简明扼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但有的序言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论述比较深广,篇幅较长,是一篇完整的论说文.序言从大的 方面来讲是属于跋类文章,它与专用于临别赠言的"赠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体。

1.2 王羲之(303-361),东晋著名书法家

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参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草、隶、行各体皆精,尤擅长楷书与行书。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魏晋以来的朴素书风,创妍美流便的新体,与钟繇并称"钟王"。由于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普遍的赞扬,人称"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和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面对教材,学生不应该是等着老师来教学,来给他一个模板式的记忆内容。而是在不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前提下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为后面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打下基础。这一步相当重要。

1.3 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学生展示课前所学,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另外学生的预习成果得到认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

2.1 重要字音

癸丑( ) 会稽( )( ) 禊事( ) 激湍( )骋怀( )形骸( ) 嗟叹( ) 哀悼( ) 殇( ) 觞( )

让学生朗读课文,读懂词意、句意。(再读)

2.2 通假释义:

悟言一室之内 ( 通 , )

2.3 填写下列词义:

暮春之初( ) 修禊事也( )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 )

2.4 古今异义:

俯察品类之盛

列坐其次 或取诸怀抱

向之所欣 终期于尽

亦将有感于斯文

2.5 词类活用

⑴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⑵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⑶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⑷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⑸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一词多义

⑴次:

列坐其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余船以次俱进

⑵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4.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上一篇:新课标下中学英语合作模式初探 下一篇: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