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07-25 03:50:16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2009年6月我院采用了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式管理模式,引进安装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动化清洗、消毒、灭菌设备。

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布局、设施及流程改造: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09年进行重新改建,其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内设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生活区。区域间有实际屏障,设立人员出入缓冲间和物品通道。根据医院规模、任务发展需要、消毒供应种类及工作量合理配置各区的设备。工作区域空气流向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单向流程设置,强制通过不得交叉和逆行。消毒供应中心配有,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2台、超声清洗机1台、脉动真空灭菌器2台、环氧乙烷全自动低温灭菌器1台、干热灭菌器1台和封口机等,这些建设和添加的设备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提供了优越、坚实的基础。

人员培训:对护士长进行岗前或岗中培训,选派的科室护士到消毒供应专业培训基地学习,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充分认识集中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培训,熟悉各种手术器械名称、使用功能等,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和技术上作好充分准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实施集中式管理打下基础。此外,与临床科室人员尤其是各科护士长沟通,让他们了解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以保证集中式管理能顺利实施。

工作制度的完善:制订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仪器与设备管理制度、职业防护、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等制度。建立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如器械清洗流程和质量标准,器械包装流程和质量标准,灭菌流程和质量标准,无菌间物品交接流程和质量标准等,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具体实施方案

器械回收和清点:器械使用科室应及时清除用后污染器械上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尽快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手术器械由台上台下护士清点核对后签字,由专车专人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间的护士按手术清点单进行分类清点,准确无误后签字,如器械数据不符,立即电话通知手术室核对。

器械、物品分类清洗:在污染区器械分类台进行清点并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手工清洗适用于严重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和精密、复杂器械及不能采用机械方法处理的器械。耐热、耐湿器械按分类直接进入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或超声清洗机进行清洗。

检查与包装:包装前首先目测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清洗。清洗后的器械应光洁、无残留物、无血渍、污渍和水垢,器械表面包括关节、齿牙等处不得有锈斑。不合格器械应重新处理。检查器械功能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程度。核对器械种类与数量,包布层数不少于两层,手术包用双层包布分二次包装,灭菌包应标注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操作人员代号、灭菌器锅号及锅次等,包内应放化学指示卡,灭菌包必须包装严密,松紧适度,使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一次性塑封包装材料密封宽度>6mm,保证热封严密完整。

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油剂、粉剂,应选择干热灭菌;对不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原则上能用高压灭菌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因其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等优点,灭菌后的物品存放入无菌室。

灭菌物品存放与发放:灭菌物品存放区由专人管理,所有灭菌物品均应仔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灭菌物品的发放应根据使用科室的需要、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人、封闭式运送车或容器进行发放,并作好发放时的记录,包括物品发放日期、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放者及接受者等内容。

讨 论

有效保障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实施集中式管理后,由于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了完善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运送设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经过专业知识的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有利于形成有效且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收送循环系统,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存放及运送质量得到保证。

减少手术室护士的非专业工作时间:以前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经过紧张的手术配合后体力消耗很大,下手术台还要清洗手术器械,大大增加工作强度。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管理后,手术室护士集中精力配合做好每台手术,把手术室护士从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走出手术室,合理安排术前术后访视等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器械集中管理体现了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感染控制,使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同时让护士有充裕的时间学习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体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器械集中式管理运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科学管理方法,使之更加符合感染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黄渡,何玲,周毅,等.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9-60.

2 范玉枝.供应富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4,10(7):534.

3 张敏.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合作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64.

4 周晓丽,谢自茂,曾维渝.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初探.华西医学,2006,21(1):155.

上一篇: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医院超常规发展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