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时间:2022-07-25 02:44:46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体育是初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让学生在匆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的寄托,找到追求理想的勇气,找到奋斗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迎难而上和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信,那么,就像是鲜花失去了阳光的沐浴,生活便失去了活力,这样的人生将不堪一击。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何等重要。

体育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这就更加需要建立良好的心态、充分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契诃夫曾经说过:“困难与挫折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现在的学生多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风雨雨,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退缩,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和信心,而且不善于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各种游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培养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会体验合作效益与同伴的友谊,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二、让学生感受到鼓励与关心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需要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孩子自信心的成长更离不开鼓励。有人把教育中的鼓励比作阳光,没有鼓励,孩子们的生活将是一片黑暗,而有鼓励的教育,如同给孩子们指出了光明的前程。

教育理论曾指出:表扬、鼓励与奖励的教育作用高于批评、责备和惩罚,而责备、批评和惩罚高于无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鼓励手段。如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热情的拥抱、一个温暖的微笑,或许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教育培养,还要培养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观。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要求,因此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上器械课时,教师多帮助和保护一些自认为体育差的学生,让他们减少恐惧,并且鼓励他们,以便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三、培养学生渴求成功的愿望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都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对成功的渴望。例如在器械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动作分解法教学,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基础动作,让学生逐步完成,甚至“困难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每当完成一个基础动作时,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会产生向下一个动作冲击的信心。学生渐渐地有了成功的信心,进而愉快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就悄悄树立起来了。

三、让学生感受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每位学生完美地完成每一个规定动作。例如,操场的精心布置,课堂的刻意安排,器械的有序摆放,等等。这些让每一个学生来到操场都想先试为快,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练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对课堂充满无比的喜爱。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学生有了兴趣,有了好奇心,那么,这节课肯定能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仅如此,老师也应该多与同学多沟通,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长,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轻松地学习。教师也应该认真备课,丰富上课内容,变传授为点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感受学习中的快乐,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四、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差异,所以,哪怕是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教师也要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口头表扬,对其产生激励作用,这样既可以密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初探 下一篇:班主任转化“优生”的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