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时间:2022-10-13 09:11:48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有些时候,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学生的心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有些人可能就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因此,班主任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位,更是一种关于成长、关于心灵的充满人文情怀的光辉职业。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除了管理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事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之外,还要用真诚、用爱、用责任感、用热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广大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一、深入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学习压力过大

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着沉重的课业负担,许多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严重者甚至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状况,从而导致精力下降、学习状态不佳,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人际关系问题

渴望交流与他人的认同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与人交流的要求更为强烈,因此,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小学生相比,人际关系问题对中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乃至家长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其心理负担,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一些困扰。

3.青春期问题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青春期问题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早恋产生朦胧的憧憬,同时会渐渐萌生出强烈的叛逆心理。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妥善地加以引导,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甚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班主任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学生青春期问题的重视,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4.心理素质较差

当今社会,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俨然一个小公主、小皇帝,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如此,孩子难免养成骄纵和任性的性格,宛如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日晒,心理素质较差,一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受到一点委屈就觉得痛苦万分,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轻则影响学习,重则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了解学生的需要,用爱心感染学生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把病治好,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同时,班主任应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用爱和行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切实地感受班主任对他们的爱,从而在心灵上与班主任相互靠近。特别是对于缺失爱的学生,班主任更应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用诚挚的爱心去温暖他们,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让他们从班主任和同学身上找回那些缺失的爱。

三、给学生以人格上的尊重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人格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产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长此以往,在充满平等和尊重的氛围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会进一步觉醒,个性特征会进一步凸显,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心灵和人格也会得到滋养和锻炼。同时,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体现为不分性别、相貌、成绩好坏,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任何因素而对学生加以歧视,让他们在友爱、融洽、和谐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旅程。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惑,很多问题都是他们无法独立解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引导和帮助。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从而妥善地加以解决,确保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成长和发展。与学生交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式,班主任在谈话中应试着加入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提问,以便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同时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彬.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引导[J].成功・教育,2011(6).

[2]李绍华.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案例报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1).

上一篇: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构建人文教育课堂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