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25 02:10:27

浅谈税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与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息息相关,更离不开与税务的结合。税务会计在这种新的需求的驱动下随之与财务会计相关联了。文章的重点在通过对税务会计的概述,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念与内涵

财务会计对事业单位的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税务会计则是用从财务会计中得到的资料,通过对财务与税法知识的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降低纳税成本,减少事业单位的涉税风险,使事业单位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

(一)目标不同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 、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便于做出决策。而税务会计则以国家税收收入合理征收为标准,在不违反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在单位发展过程中,为单位节约成本,缴纳税款。会计提供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责任;税法保证财政收入。

(二)核算基础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各级会计对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税务会计只关注涉税事项。包括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等环节。对生产经营所得的确认计量贯彻权责发生制,其他所得则更接近收付实现制。

(三)资产的计量属性不同

事业单位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也可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税法基本是历史成本原则。如果有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必须以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的方式或反映为前提。税法只在资产转移确定收入和计税成本时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不许采用现值和可变现净值计量。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不同

会计信息应当与决策相关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价值,税法中只有单位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才允许扣除。会计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可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税法中的实质重于形式至少要有明确的法的依据。

三、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健全的必要性

第一,税务会计是以所涉税境的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申报,以实现企业最大税收利益的一门专业会计。

第二,它的产生有利于与财务会计的分工合作,将税务会计的部分从财务会计中剥离出来,更好地进行全方位的深入。

第三,有利于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税务会计的对象是独立与会计系y之外的客体,是运用会计的特定的方法对客体进行的分类和表述。

第四,有利于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让财务发挥其监督服务职能。

第五,有利于夯实税务工作的基石,保证税法体制的不断完善,提升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使纳税人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

四、事业单位对税务会计要做出相应的响应

第一,做好本身的核算工作,将会计与税法制度相结合,维护单位合法的经济利益,促进国家税收稳定征收。

第二,税务会计工作涵盖了日常的发票管理,纳税筹划,税法与会几的纳税调整,计算各项需要缴纳的税款,纳税申报,单位的纳税风险分析等。单位要有专门的税务会计人员,培养并重视单位税务会计管理工作。

第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纳税筹划,合理的节税经常与税务机关沟通,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是需要筹划人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的,保证单位的合法利益,达到为单位降低纳税成本。

第四,单位的涉税工作无处不在,要加强单位的税务管理,规避税收业务风险。一个单位不管大小在规避风险时岗位的设定还是要全面的。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时,是需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和减少税款流失。

第五,定期培训税务管理人员,全面监督,保证单位认真及时地纳税,避免因对税收法规的不理解或理解失误影响单位的纳税事务,从而被处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五、税务会计在纳税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以笔者手上办税单位为例展开分析:笔者手上的七家事业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每到月上旬,笔者就要忙得不可开交,就仅是个税就把笔者忙得够呛。还有两家从事房屋租赁的单位,年租金都是几百万以上,现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税负降低了1%,政府的降税减负政策又让事业单位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一)房产税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对一般从事房屋租赁的单位 ,从租计征税率是12%,位出租是只收营业税5%及税额的附加,因为以前是混合核算,车位从高用房租的税率12%。通过学习纳税筹划,将车位单独核算,仅1个车位就为单位的附加税费计税基数降低了不少,从而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负担,为单位的发展又增加了利润。

(二)所得税会计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目标是实现涉税零风险;减轻税负;维护主体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获取资金时间价值。作为一个单位的办税人员,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纳税筹划的设计思路。就我单位而言: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纳税筹划:

第一,可以实行业务形式的转化。我单位是进行房屋出租业务的,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把房产税中的“租”转化成“仓储”;这样就会为单位减轻税负,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利润。

第二,可以实行扣除项目的最多化。一是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组成部分,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同企业一样,当月增加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计提折旧。提取折旧则会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经营收入,影响到单位的利润,最终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额;影响到单位的盈余及发展的规模。二是单位的费用方面,如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准确掌握其允许列支的限额,争取在限额内充分列支,减少超额部分。单位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经营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三是关于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事业单位只要是用于生产经营的支出一样可以参照处理。

第三,可以实行业务期间的转化。单位的收入能够推迟确认时间,一是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包括视同销售收入,但税收上确认收入;二是接受捐赠收入,会计上记入资本公积,税收上确认收入。这些都可以推迟应纳税所得额的实现。因此推迟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都是不征税收入。

综上所述: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的一种筹划行为。单位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事先安排,在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发生之前对税收成本进行考虑,再运用税收会计等综合知识对单位涉税事项进行筹划。在诸多方案中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方案,达到降低涉税风险的目的。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税务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工程项目招投标串标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 下一篇: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看法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