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评价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07-25 11:08:26

展示评价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摘 要: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展示环节,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介绍了历史课堂展示的主要策略――展示评价。从评价的一般要素,到历史学科的评价策略,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课堂实践证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展示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展示评价;历史

在高效课堂模式实践中,很多老师感觉到历史教学在新课堂教学中步履维艰。本来“生活即教育”,但由于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缺乏,历史本身又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因此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课堂本应是快乐的课堂、活跃的课堂,却变成了沉闷的课堂、枯燥的课堂。

要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学生的展示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功感、优秀感、羞耻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我校“四步三法”的课堂模式实践中,我发现历史教学要在展示时让学生动起来,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策略做引导。我深深地领悟了课改“前辈们”常说的一句话,“你期望得到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是引领学生展示的大招。那么,如何运用评价机制打造高效的展示呢?

一、了解展示过程的一般评价要素

1.知晓展示一方的评价要素

(1)组长的评价。组长应该及时提炼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环节产生的共性历史问题,组长能否精准流畅地引入本组展示内容?能否科学恰当地衔接历史知识点?组长对展示同学遇到的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救和引导?展示完毕组长能否对本组展示的内容做一简练的归纳总结?组长能否把控本组展示的节奏?能否引导展示学生和倾听学生的互动?对倾听学生的质疑是否做到及时安排同学给予解答?

(2)对展示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否做到全员参与?展示同学声音洪亮吗?有没有激情?能否落落大方?展示内容准确吗?能否做到背着展示而不是念书念答案?能否对展示内容进行深入而且有条理的分析?对所展示内容有没有恰当的扩展?有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创新型构建?(结构表、漫画、知识树等)有没有体现思维的方法、审题的技巧?展示同学照顾了倾听组的接受情况了吗?是为展示而展示,还是为了让倾听组听懂展示内容而讲?展示组对重难点有没有恰当的处理?有没有强调重点?(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对难点突破怎样处理的?

2.了解倾听一方的评价要素

倾听学生的评价:倾听学生对展示的内容完善自己的学案了吗?在展示过程中听讲状态如何?有没有对展示内容的质疑?有没有补充和完善?对展示学生的评价是否肤浅?(声音洪亮、板书清楚条理、双色笔使用、回答准确等)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深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展示学生的要求比较多,对倾听学生的要求相对要少。实际上,学习效果最终呈现在哪儿――在倾听学生!这是展示环节的最终落脚点!正是展示环节的难点所在!所有高效课堂改革的老师无一不是感慨于此,倾听学生很少有质疑,倾听组很少有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为什么没有?因为我们老师的评价没有延伸于此,所以,倾听学生的质疑和补充积极性不会太高。

二、针对历史学科进行针对性评价的策略

1.评价学生的备展情况

展示前的充分准备是历史展示成功与否的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的准备。依据导学案的预设问题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弄懂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知晓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有关问题寻求消灭疑难的方法。(3)找出共性难题。展示是否提升和深化知识,是否促进历史思维的拓展,重要一环就是找出共性重难点,作为展示内容。

2.评价展示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

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离不开课前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通过鼓励性和奖励性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故事,为学生理解历史,运用历史知识打好基础。

3.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评价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立足三维目标进行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收敛发散的思维,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4.评价学生历史思想的运用

当然这是对学生较高的评价目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说的是历史的因因果果、是非定论,无一不是思想纵横驰骋的结果。历史不是对过去事件的剪贴,而是精选和浓缩,它着眼于事件背后的思想动因,即以叙事的形式来承载某种思想。既然如此,就应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善于从历史现象看本质,从历史事件看因果,从历史因果提炼思想动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实践证明,展示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而评价机制使课堂展示有引领、有规范、有目标、有方法、有生气。有了评价,历史的展示也不再是令人头痛的难点,而是高效课堂各环节中最精彩的部分!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创建倾听与回应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试议学科整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