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优质大白菜种植效益的观点探究

时间:2022-07-25 06:07:33

提高优质大白菜种植效益的观点探究

摘 要:近几年以来,伴随着迅速增加的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人均蔬菜占有量的持续攀升,蔬菜产品的类型日趋丰富,市场供应充足。但大白菜作为重要的蔬菜种类,在明显下降,对大白菜的市场供求与种植效益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才能大白菜的种植效益提高上去呢?开展了多元化优良品种选择与推广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能力增加,使消费者可及时吃到异地生产的多品种新鲜蔬菜。

关键词:大白菜;生产;种植;效益

1 提高大白菜的产能

从大白菜的生产、消费来看,秋大白菜一般有早、中、晚熟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只有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市场状况以及生产计划等,然后根据试种结果或者有关专家建议,详细咨询了解各品种的特性,加以正确选择,才能够如愿以偿,搞好生产。

1.1 大白菜特性 大白菜主根基部肥大,产生大量侧根。侧根又分生较多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侧根,形成发达的根系。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对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要求高,因此生产上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进行栽培。营养生长阶段要经过发芽期、幼苗期、连座期和结球期,其中莲座期主要是莲座中的旺盛生长;结球期是叶球(产品器官)的形成时期;从时间上看约占生长期的二分之一,这时期的单株重约占总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为确保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上应特别注意莲座期和结球期的水肥供应。大白菜各不同生长期有其自然的界定:发芽期:实际上种子质量的高低不仅仅直接关系到发芽率的高低和幼苗生长的速度及其健壮程度,而且对于大白菜的整个生长期直至结球状况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幼苗期:由于幼苗相对弱小,分解吸收营养的能力相对较弱,故需土壤中有适量的速效营养供其吸收,才能满足其迅速生长对营养的消耗和需求。莲座期:该阶段是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有充足的肥、水供应。结球期:是产品器官形成时期,其球体的紧实程度、商品性状、内在质量乃至净菜产量等,均与该生长期关系密切,主要管理工作均应针对该时期而定。

1.2 大白菜栽培技术 (1)及时整地:播前一周左右,即应将地翻耕、整平、作畦。(2)足墒播种:大白菜种子颗粒细小,相对芽期的抗性亦低,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做到一播全苗。秋季大白菜多采用直播方式,直播又分条播和穴播两种。(3)适期晚播:一般来说,当日均温稳定在24℃时,即可进行秋季中、晚熟大白菜播种,即立秋后1周左右。(4)适时定苗:从种子发芽至定苗,一般年景下苗龄约18天左右,期间应进行多次间苗。(5)适度密植(6)中耕除草(7)科学用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肥料的施入数量及施入方法正确与否,成为制约大白菜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大白菜的用肥上,讲究“科学”是十分有必要的。(8)水分管理:大白菜播种时即已进入高温多雨季节,一般常见的现象是地表一直处于湿润状态,难得干燥,这对于其根系的生长极为有利。(9)病虫害防治:对于大白菜的病虫危害,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原则。(10)温度控制:大白菜喜温和冷凉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幼苗期为22℃~25℃。一般品种结球温度以12℃~20为宜,若结球期温度太同,则结求延迟而且叶球不紧实。大白菜对水分要求较多,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但不渍水。

2 创造效益

学会了如何去种植大白菜,我们还应懂得如何使大白菜创造更多的效益

2.1 开展多元化 白菜品种多元化是解决大白菜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应开展大白菜多元化的优良品种选育,根据市场消费情况适量种植秋白菜,同时注重种植春、夏反季节类型、抗病虫及早熟类型等。

2.2 完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大白菜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市场以后,菜农往往在同一地块连年种植大白菜,导致病原菌和虫卵积累,病虫害严重,土壤中同种营养元素大量消耗,造成部分养分缺乏或过剩,土壤肥力不平衡。大白菜生产不能连作,也不能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秋白菜7月末至8月初播种,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限短的中热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无论在冷棚、小拱棚、地膜覆盖、露地不同栽培类型中,采取精耕细作,施足底肥,科学用药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2.3 订单生产防止积压 较大规模的大白菜生产基地必须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和外运渠道,最好是订单生产,单靠市场拉动风险很大。如高山大白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效性,若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和专业运销人员,就会造成局部产品过剩。专为异地生产大白菜的基地最怕交通运输不畅,而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燃料价格、道路建设、市场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只有同时解决好这些问题,保障交通畅通,才能促进大白菜生产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不正确、科技指导不到位等,导致生产的品种不对路、产量无保证、销售无市场。稳定的专业化蔬菜基地应形成以乡镇为桥梁、以村为基础、以示范户为补充的科技服务网络,产前及时为农户提供种子以及其他农资准确信息、产中进行生产技术指导,产后提供相关的贮运保鲜、加工及多种销售途径,避免产品积压。另外,应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体系,条件成熟的可到户,为农户生产、产品销售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 熊玉兰;橘红心白菜和普通大白菜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主要酶基因的表达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上一篇:关于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初论当前桐梓林木种苗生产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