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景气行业6个月瘦身90.87% “帮忙资金”气短

时间:2022-07-25 04:27:32

民生景气行业6个月瘦身90.87% “帮忙资金”气短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基民的持基信心遭到挑战。据笔者观察,可对比的429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有368只今年以来总份额出现瘦身,占比高达85.78%。尤为引人注意的是,2011年下半年成立的股基首募规模第一名——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瘦身90.87%。

来自Wind资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29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截至二季度末总份额13741.46亿份,与去年年底相比,上半年共被净赎回751.84亿份,平均每只基金被净赎回1.75亿份。其中,一季度平均每只股基被净赎回0.99亿份,二季度平均每只股基被净赎回0.77亿份。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总份额缩水超过一半的有20只,包括4只基金瘦身幅度超过90%。这4只基金分别是华安科技动力股票、中银中小盘成长股票、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股票、海富通国策导向股票,缩水幅度分别为93.07%、91.35%、90.87%、90.84%。

作为2011年下半年设立股基的首募冠军,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股票的瘦身令人格外关注。该基金2011年11月22日设立时,首募份额31.99亿份,首募规模高达31.98亿元。遗憾的是,这种资产规模并未维持多久。今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被赎回28亿份,规模从成立时的31.99亿份“缩水”至4.14亿份;二季报披露,该基金规模继续“缩水”,仅有2.9亿份,规模3.37亿元。也就是说,该基金设立以来已经“缩水”达90.87%。

在基金业,造成基金赎回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外乎有三种:一是业绩不佳,基民愤然抛售;二是基金公司高管或投研团队出现变化,公司品牌不被持有人看好;三是部分“帮忙资金”撤退,致使基金份额陡然下降。

笔者看来,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股票的规模“缩水”主要是第三种原因。

首先,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股票回报率水平较高,截至10月20日,年内回报率9.89%,居同类基金第42名,排名约前1/10区域。显然,因业绩不佳,基民愤然抛售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其次,民生加银基金公司自去年初原总经理张嘉宾离职,年中原董事长杨东被调走后,核心管理团队均在民生加银景气行业成立前已进行了大“换血”,所以,该基金的赎回也不会是因公司团队引起的。

那么,该基金份额大缩水背后的黑手就极有可能是“帮忙资金”的撤退。

据分析,民生加银基金背靠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万青元由民生银行董事会原办公室主任出任,总经理俞岱曦原来则在银行系的中银基金担任副总。“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民生加银基金,自然在发售新产品时有“帮忙资金”给足面子。不过,给力一时而非一世,完成新基金募集后,“帮忙资金”快速撤退,导致基金规模紧急瘦身。

笔者还注意到,低迷市场形势下,于8月7日结束募集的民生加银红利回报基金以30.44亿的首募规模位居年内主动偏股基金募集规模首席,这只基金是否同样“注水”严重?会否走上民生加银景气行业紧急瘦身的老路子?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瑞典:生态经济的王国 下一篇:中化财务“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