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到创新性传承

时间:2022-07-25 04:11:23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到创新性传承

我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在对以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以及古代壁画、造像、绘画、文献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在对古乐曲、传统剧目、民风民俗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从1999年底建立起存有5万余张影像数据的数据库,2001年开通了“数字故宫”网站,进一步提供故宫数据的信息互联和检索服务;2006年至今,陆续完成了各个大殿的数字测绘工作。目前,“数字故宫”已能为观众提供资讯、导览、时空漫游、资料搜寻等多方位信息服务。

数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运用全景摄影、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该馆还利用计算机复原技术等解决了珍贵文物修复的难题。

充分认识数字技术与艺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中的多种可能性,调动创意思维,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导向传承与创新。

单一机械的数字化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文化界、考古界和艺术界同时关注的新热点,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典型应用,与传统保护方式相比其利在于超越了自然修复与保护的时空局限,便于即时浏览、赏鉴和长久留存,让人耳目一新。

但国内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数字化“热”与国外先进案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根源在于对待文化遗产价值的理念过于保守和单一。其表现在于为保护而保护,理念仍停留于记录复制层面,割裂了文化遗产与创意精神的联系,没有进一步的传承与开发,从而衍生出具有新生命力的作品。

我国最早开始进行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单位之一敦煌研究院,从1993年开始进行“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研究”项目,最近还采用了十亿级像素设备进行保护拍摄。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56窟虚拟全景制作,并实现互联网开放游览,投入的资金也已达到数亿,在数字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下,依然停留在复制、记录的范围内,并没有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价值扩大化。

数字化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其关系始于保护,其发展在于传承,而其命脉更在于创新。

韩国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

在保护古村落遗址等“三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入民俗体验、演艺、Cosplay等现场活动,同时衍生、开发出了负载着“三国”元素的漫画、3D影片和网游等诸多数字产品,使文化遗产鲜活起来,最终扩大了在国民中的影响力、传承力,其强势的传播性甚至变成“韩流”影响到了中国,这就是文化出口。

创意时代的遗产保护

数字化保护为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无损耗、易传播的数据资料,但国内诸多应用并没有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予以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很多项目跟风,简单化、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激活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命力,继而影响力不大。

创意时代的遗产数字保护,将突破记录、模拟的单一模式,使遗产保护与创意开发齐头并进,发掘文化遗产内涵同时赋予普世价值与时代精神,扩大文化遗产的增值空间,使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文化艺术价值,最终突破单个文化遗产的界限,突破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的主从关系,创造出更符合时代审美期待的新的民族文化精品,使文化遗产的内涵成为传播性、生长性的价值载体。

人才转型

以往的基础性数字化保护所吸纳的人才主要集中于技术领域,未来则一方面需要熟悉文博知识、具有创意思维的复合人才,他们不再是附属于文博研究者的技术操作员,而是将科学与艺术、创意与制作融会贯通的浪漫的策划师。丰富的文化遗产元素在的他们的头脑风暴中将演变成吸引世人的梦幻天地。

另一方面需要有拥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尊重文化的管理运作人才,他们拥有商业意识同时摒弃功利的短视做法,他们更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涵养,统筹沟通各方面人才。

数字影视动画和交互作品

我国早期影视动画有很多融合文学、民俗等文化遗产内容的优秀作品,以民族特色和东方审美提高竞争力。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制作从传统的平面形态升级成为虚拟的三维形态,特别是穹幕、柱幕、巨幕、环幕电影和裸眼3D等视觉技术的应用,可全面提升的全息式的渲染氛围。

以《西湖》、《太极武当》为代表的数字纪录片,创造了许多时空上穿越古今、情节上艺术虚构、场景上的虚实共生的镜头,打破了历史文物展示拘泥于实物实景、此时此地的物质束缚,使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传播性大大增强。

如西安大明宫文化遗址,就制作了3DIMAX电影《大明宫传奇》、球幕电影《飞越大明宫》等数字立体化视觉作品。将传统的文化遗产内容与现代的声、光、电、网络等形式结合,让观众能够在身临其境式的历史浏览中,得到对文化遗产最生动的解读。

数字交互作品以其互动、参与、体验式的人机关系设计,借助动态感应捕捉技术,能随时捕捉观看者的肢体动作,这种对文物创新的解读方式更能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

博物院将毛公鼎内部的铭文制成了数字化交互作品,并在全景播放室内进行展示,观众自主选择铭文中的金文,数字系统则会对该字进行解读并演示其字形的历史变化。此外,博物院将名画加以技术处理,制成数字国宝:观众用扇子对着数字国画《早春图》微拂,画中的松柏、云雾就会“随风”摇摆,云中也开始穿梭腾飞的水墨祥龙;观众对着数字国画《梅花山鸟》轻轻一吹,画中山鸟便展翅飞到数字国画《云白山青》的风景里,惊起画中松柏间栖息的众鸟。

总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突破机械性复制的初期阶段,警惕功利化危害,注重传承与创新,以再生性、发展性、创造性的姿态把握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乃至未来的延展,成为文化立国的兮兮源泉。

充分利用数字媒体互动、虚拟、合成、增强现实等功能给参观者带来了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充分发挥了现代视听技术集多样性、时空性、全息性为一体的优势。

上一篇:2011首届云南文化创意周开幕 下一篇:第六届文博会: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