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策略

时间:2022-07-25 02:02:05

谈小学语文课堂策略

摘 要:在“生命课堂”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文章从“生命课堂,呼唤“杂家”老师;开放形式,张扬个性化生命。”两方面阐述了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课堂;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99-01

在“知识课堂”中,教师常常拘泥于文本、教参、唯教案是从,话语垄断、知识霸权、权威主义。在“生命课堂”要倾听学生的观念,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如何实行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转变?

一、生命课堂,呼唤“杂家”老师

在新的形势下,语文老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守学科阵地,维护学科特点,努力把自己的课堂打造成学生喜欢的模式,形成独特的风格,既有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学科品质和风范,要变小学语文课堂为快乐的课堂。

新课标的实行呼唤“杂家”老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构建和谐群体,推进教育公平为目标,逐步摸索与掌握问题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方法,把握其教育的新路径,开辟素质教育新的视角,进一步完善小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要深入地认识引发问题学生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探讨问题学生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使问题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要培养问题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意愿。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和谐校园,要能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语文教材,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对学生评价方面,也可以运用以学习成绩评价与学生平时表现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积极性。

二、开放形式,张扬个性化生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归根到底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他们学习是否愉快,是否积极主动,要看他是否以之为乐。因此,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学生的观念,增强应用意识,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在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主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要进行多角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一堂开放的语文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多边对话的、是合作探究的,为了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尽量提出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要善于组织讨论,总结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也要沟通合作,通过合作探究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开放的语文课堂,应该具有发展性特点 教学不是向学生“点式”传递现成知识,而是要把知识活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合作”、“探究”中发展能力。由于学习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因此,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轮椅上的霍金》教学片断:

片断:学生定学习目标

课前呼:主动求学,享受快乐。耶——

让学生浏览全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堂课要学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所说作适当的板书。然后围绕同学们定出的目标进入自学阶段。

片断2:根据学生所设目标可以设计一些自学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

探究1:当你第一次看到霍金时,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根据第3自然段,内容用书上的句子作答,也可以说图上的观感,也可以从名言中引申。然后圈出文中关键词,写写你对句子的理解,将文本语言外化为学生的能力。

通过直观的图片与学生心目中的伟人形象作对比,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抓住重点词语促进了对霍金残酷命运的理解。“语言不是无情物”,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和霍金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促进了学生人性的发展。

探究2:出示并指名读女记者的话:“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是什么句式?你能不改变它的意思,换个说法吗?

师:在记者眼中,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请结合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生活的情境中理解霍金的不幸命运,简洁而准确。说话练习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并重新构建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深化了对霍金残酷命运的理解

探究3:指导朗读,理解“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的感彩。

三、学习名言,分享霍金宝贵的精神财富

引导学生理解霍金与女记者的对话,从中感受他勇敢顽强、乐观的人格力量。说话练习再次让学生受到一次伟大人格的洗礼,这也正是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学习名言,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人物形象。

总之,生命课堂重视知识的生命价值,用知识丰富人的内涵,润泽人的心灵,增长人的智慧。如果说“知识课堂”是“加法”,那么“生命课堂”就应该是“乘法”了。

参考文献

[1] 白金侠.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 (10).

[2] 吴再柱. 生命的课堂[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2 (03).

上一篇:认识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常识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