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在幼儿个性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07-24 05:41:37

隔代教育在幼儿个性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近些年,不少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经济等各种原因,频繁去外地或者出国经商、打工等,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因此形成了较多的隔代教育的家庭状况。但由于地方特性等原因,在青街隔代教育的比例明显增加。于是必须了解我园隔代教育中幼儿个性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提升,从而对其进行“对症下药”。

关键词:幼儿;隔代教育;个性发展;优化提升

一、隔代教育与幼儿个性发展

年轻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于是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各种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任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青街山区外出打工的家庭比比皆是,父母外出打工,将幼儿托给祖辈教育是青街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以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我园隔代教育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

1.隔代教育在我园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大班有个幼儿晨晨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孩子交由爷爷来带。中午在园就餐总是不情愿吃,在老师的耐心劝说下才会慢慢地吃起来,可是吃到最后总是会哭闹起来。这样的情绪反映给爷爷奶奶后,才知道暑假在家顿顿都是爷爷奶奶喂的。而后在园进行午餐时爷爷总是带着家里多煮的饭菜来园喂饭,但晨晨不领情,嫌难吃又吃得特别慢。中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胡萝卜、芹菜、香菇、排骨都不喜欢,有次爷爷来喂他的时候来得晚了一点,晨晨甚至会指责起来:“你怎么来到现在才来!你知道我等了多久吗?回家以后我要好好惩罚你!”老师和爷爷沟通,但是老人却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孩子还小,我不对他好还有谁对他好?他妈妈都走了爸爸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他,所以我多爱他一点。”后来虽然经过沟通后晨晨和爷爷都改变了很多,但是仍然有许多道理老人还是不明白。

案例二:大班有个男孩叫豪豪,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时爷爷奶奶住。爷爷非常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爷爷治家非常严格,豪豪平时都不太敢在爷爷面前说话,回到家很自然地写起作业。看电视的时间,玩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爷爷都会规定好。所以,豪豪就成了班里最“听话”的幼儿。明明是很开朗聪明的豪豪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

每次家长会提意见时,豪豪的爷爷都会问:“为什么你们公办幼儿园就不教认字写字,为什么你们不教算数、数数字?”多次和爷爷沟通后,他还是坚持幼儿园就应该教写字认字算数字,他认为学习习惯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是没什么用的。

两个案例鲜明地表现出,在祖辈家长庇护之下,孩子容易形成极端的个性。

2.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容易造成不利影响

(1)祖辈们墨守成规,教育思想落后

隔代教育当中,由于祖辈们一般年龄较大,他们的教育观念与现阶段观念存在一定差别,墨守成规地使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不会利用各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幼儿。

(2)孩子容易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弱

在这些家庭当中,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祖辈们不是特别关心幼儿学到了什么,祖辈家长更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在幼儿园、家里是否过得好。在家里,他们不让幼儿做任何事情,完全不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3)隔代教育容易不利于幼儿社会的发展

隔代教育家庭,祖辈年龄一般都较大,多少会有点腿脚不方便。平时带幼儿出门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较少。无法满足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需求,从而会导致幼儿较难与他人交流,不善与人沟通,容易孤僻不爱说话。

三、优化提升隔代教育的对策

1.幼儿园和家庭合作,提升祖辈育儿知识水平

隔代教育当中,由于祖辈们一般年龄较大,他们的教育观念与现阶段观念存在一定差别,墨守成规地使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不会利用各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幼儿。那么,通过幼儿园和家庭合作,改变祖辈育儿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1)祖辈幼儿观念的转变

祖辈们抚养幼儿经验足,但过往的自身经验往往会局限他们的育儿观念。祖辈们要学会与时俱进,逐步转变育儿观念。

(2)祖辈提升育儿知识水平的途径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祖辈家长可以合理利用电视、报纸等方式来学习幼儿教育的各种科学方法,与当代社会接轨,与时俱进。

2.幼儿园和家庭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或者班级可以通过开展春游、秋游、开放日等各种亲子活动的方式,以此让祖辈家长亲身参与到幼儿一日活动和户外活动中去,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学习过程。通过这些亲子活动,让祖辈家长和幼儿都能够得到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促进祖辈家长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幼儿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活动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学会有礼貌待人和处理事务。例如,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和分享想法经验;做错事情的时候要主动承认并且会说“对不起”;上学和放学时能够和老师、家长打招呼或者说“再见”。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旭辉.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应对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黄治铌.隔代教育不可心软[J].家庭教育与家教,2006(01).

4.李明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探略.2006.1.

5.傅晨.试论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日本“银发一族”如何安享晚年 下一篇:口算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