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提升课堂实效

时间:2022-07-24 11:46:23

关注教学细节 提升课堂实效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前设想完美的教学方案,到课堂上一实践,就会发现一大堆问题,让人非常苦恼。但事实上,教师只要对个别细节稍作处理,就有可能解决一些大问题。

一、 突破难点的点睛之笔,细节创造神奇

【问题现象一】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教材五上年级的“可能性”(第一课时)一课时,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小组内抛硬币的活动搞了,全班的数据汇总也做了,数学家的实验结果也出示了,但在总结环节,学生对于“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都越来越逼近”这一结论都听得云里雾里。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汇总的数据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相差了16次,比小组试验结果大多了!科学家试验的总次数更多,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次数有的相差了几百次,甚至还有上千次的!这怎么能说是越来越接近呢?

【应对细节】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学生都在关注具体的数据,他们看到的是每组试验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结果到底相差几次(4次、16次、几百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呈现数据的方式不太合理。如果教师用统计图(见图1)直观呈现,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最后得出结论,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问题现象二】

对于人教版数学教材一上年级“认识时间”一课,教师都有一个感觉:认识几时半,感觉应该是很简单的内容,但像左边钟面上的时刻,学生总是会读成8:30。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对于“动”和“静”沟通得不够。教材、作业本中提供的都是静态的钟表,显示的是一个静止的时刻,教学时,老师大多着眼于认读的方法,却忽视了关键的一步——对“钟面上针的转动方向”的认识!一个正常的钟表,时针、分针是每时每刻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对于大人来说,这不需要解释说明。但对于一个入学伊始的孩子来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这点是需要教师着重阐述的。

【应对细节】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第一课时认识钟面时,可以增加一个小环节: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时针、分针,按1、2、3、4……的方向转动,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方向,数学上把它叫做“顺时针方向”。再请学生看着钟面,按顺时针方向数一数这些数。

基于这点认识,再来看刚才的钟面,按顺时针方向,时针转过了“7”,还不到“8”,应该是7时半。

这样,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的小细节让学生解决这一疑难问题。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难点的突破要落到实处,细节问题要细细揣摩,一个好的细节处理,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 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细节促成融合

【问题现象三】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只要求学生认识画在图形内部的高(如图2、图3),对在底边延长线上的高不作要求。而到了五年级,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书中就出现了图4这样的三角形,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如何让学生理解图4中ABC和ABD同底等高,并且面积相等呢?又比如,图5中,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8平方厘米,A是底边的中点,求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可能会感觉到:涂色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岂不是又要寻找钝角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的高了吗?

那么,怎样让学生较好地了解钝角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的高呢?

认识钝角三角形短边上的高,与学生原来对高的认知(高是画在三角形内部的)有冲突,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其实说到底,出现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对高的含义理解还不到位。

【应对细节】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平行线间认识图形的高。学习图形面积(以三角形面积为例)之前,先安排以下这个复习环节:

①在下面一组平行线间画一些不同的三角形

②说说我们画的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若以图中指定边为底的话,这些三角形底边上高的长度都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所以长度相同。

③你能把这些三角形的高画出来吗?

图7所示的三角形,是学生画高的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两条平行线(如图8)加以引导:三角形的高是从某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并且这些三角形底边上高的长度,都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错误,在辨析中加深印象。有了这样的认知铺垫,学生学得也比较顺利。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只有从知识链中去分析各知识点,关注教材的连贯性,让细节成为知识融合的催化剂,才能有效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夯实教学之基。

三、 抓住即时的生成资源,细节凸显灵活

【问题现象四】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最害怕学生出现的话语是:“老师,我能用2cm、3cm、5cm的小棒围成三角形!”学生会很努力地操作,使3根小棒首尾相连,“围”出一个三角形来。

对于这点,笔者在教学时特地准备了一段说词:“我们现在是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小棒有点粗,看起来好像是围成了,其实数学里研究的线是没有粗细的,你想象一下,如果这根小棒变细点,再变细点……还能围得上吗?”但是显然,四年级学生无法很好地区分小棒与线段的不同,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线没有粗细”这种说法。那么,如何使数学的理想模型与学生的思维现状得以沟通?

【应对细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有趣的话语,都可能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对于上述问题现象,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投影上有长度分别是2cm、3cm、4cm、5cm、6cm、7cm、8cm的小棒,你能选择合适的小棒来说明,你支持“围成三角形的两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由吗?

生:我选择2cm、3cm、4cm的这三根小棒。

生进行比一比、围一围的操作如下:

笔者意识到图9的动作若放到a+b=c,或者a+b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看,他选好小棒后,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师:我们清楚地看到:两根较短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可别小看这一小小的动作,有时它也能清晰地展示数学信息。

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上来选小棒操作,并都仿照了该生的操作。

其实,“比一比”这个动作的最大价值应该体现在本环节中。如课前所料,在进行a+b=c这种情况教学时,课堂上果然出现了“我能围成三角形”的声音,但仅出现一位学生,经过其他学生用“完全趴下才刚刚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这句非常形象的话语来解释他的疑惑。

在教学中,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小的细节充分发挥大的作用。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315300)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追问”的误区 下一篇: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