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立场探析

时间:2022-07-24 10:48:23

结构主义立场探析

【摘要】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而非学说影响了当代哲学的发展。真正的结构主义,是方法论上的结构主义,具有技术性、强制性以及革新性,能够整合学科间的研究,协调多学科的发展。文章从结构主义的内容、特点以及发展等角度,探讨了结构主义的根本立场,给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的可靠解释。

【关键词】结构主义;基本特性;方法

结构主义在科学思想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与演绎法和实验法的结合是近代才形成的。由于人类智慧的自然倾向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在分析工作没有遇到复杂难题之前,无法获知各种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系统的存在。并且对于结构而言,由于无法直观观察,不同层次的结构必须通过抽象才能形成或达到,因而需要一定过程来反映抽象的结构。

一、结构主义的定义

结构主义是指结构这一抽象概念能够适用于任何领域。霍克斯(T.Hawkcs)在其著作《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中指出结构主义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事物真正的本质不是其自身,而是各事物间可感的关系。对于一种因素的本质,其意义在于它与其他因素在既定情境中的关系,并且任何实体或者经验都只有在结构中才可感且有意义。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取得进展,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以及理论上的先进性。真正的结构主义,是方法论上的结构主义。因此,无论科学精神有多么开放,要建构真正的结构主义,需要用结构主义的名义来判断人们所说和所做的事情,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结构主义对于结构的解释主要是一种转换关系。结构自身能够通过转换规律保证整个体系的平衡与完整,并且能够通过数理逻辑的方程式或者控制论的模式形式化。事实上,通过运算互相协调能够组织形成体系,而体系构造过程的结果即为结构。

二、结构主义的基本特性

(一)整体性

结构具有内部融贯性,是若干成分的有机结合,而非独立成分的混合。成分通过规律形成结构,而结构不是简单相加的联合关系,因为结构中的成分具有与单独成分独立性不同的整体性。首先,整体并不先于成分。因为“格式塔”学派坚持的整体先于成分的理解是一种柏拉图先验论的立场,该立场会令结构主义陷入本体论的困境。从感知结构的角度以及社会整体性的角度考虑,反对源自联想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先验假设。其次,运算结构主义的立场强调,要重视成分间的关系,即指重视组成的程序或过程,因为关系组成秩序或过程的结果就是全体。某种程度上,体系的规律即是关系的规律。再者,整体是预先形成还是有形成过程,对于结构而言,由于其与发生论无关,所以结构在本性上是非实践性的,结构只是若干转换的体系并非静止的形式。实际上,是自然规律的“涌现”产生了整体性。

(二)转换性

结构是动态非静止的,依靠内在规律控制结构的运动发展。一方面,结构的规律能够形成结构;另一方面,结构的规律能够整合旧结构并且构造新结构。而所有结构作用的活动,只能包含在一个转换体系内。此外,结构的转换可以是非时间性(共时性)的,如1、2、3的逻辑数字顺序是直接显然的,也可以是时间性(历时性)的,比如结婚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的。结构的转换需要将非时间性与时间性结合起来,避免与结构静止的形式混同。而结构转换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结构建筑在数理逻辑体系那样的非时间性结构的基础上。

(三)自调性

自调性是指结构能够按其本身规律在无外因的作用下进行自我调节。结构自调性的前提是结构本身具有守恒性和封闭性。结构具有封闭性是指,结构内部的各种转换不会越出结构的边界,只会产生属于这个结构并保存该结构规律的成分;结构具有守恒性是指,结构可以以子结构的方式并入更广泛的结构中,而这作为一种联盟,不能改变结构内部的各种转换,也无法取消原边界。事实上,结构的自调性要求的结构守恒是非静态的,封闭也不是绝对的。同时,伴随着结构复杂性的逐渐增长,自我调整能够通过结构的整体性规律起作用,一方面确保结构向更高级结构的过渡,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将结构作为子结构整合到更大的母结构中。

结构主义的三大特性构成了结构主义的理论,整体性定义了结构的基本特征,转换性定义了结构的基本规律,而自调性定义了结构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主体不断适应客体变化的一种方式,三者缺一不可。

三、结构主义的融合与发展

对结构的研究不是排他性的,特别是在一般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因为结构主义的研究趋于把所有学科的研究整合起来,其整合方式建立在互反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是多学科间的协调。如果某些结构主义立场包含某种排他性,那么一些相关观点总会自相矛盾。

从精神本身的角度来看,结构的探索只能通过学科之间的协调实现。原因很简单,当在限定的范围中谈论结构时(例如某门科学领域)无法规范结构的定位,因为根据定义,结构并不等于直接可观察到的关系,只能作为限定的科W研究领域内可以观察到的关系。例如,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提出将他的结构定位于一个由几个概念图式结构组成的系统中,他坚持“人类学首先是一种心理学”,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个体意识不包含个体主体活动的形成机制,而且个体行为也只是各种各样“结构”存在的表现,个体意识不能指导个体行为。当人们问及结构置于何处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生物学”,所以结构应该置于神经系统和有意识的行为中间。但深究下去会发现,各种科学最终会形成一个环形非线性的系列,若生物学是一种物理学,那么从物理学又可以追溯到数学,并最终回归到结构的组成个体。

同时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结构”没有摧毁认识主体,也没有破坏认识主体的活动。因为在人类被称为“认识主体”的语境中,一些传统哲学积累了许多误解,单纯将结构作为纯主观的产物或者纯客观的产物。对于结构的正确认识,应该摒弃结构是单纯源于主体或者源于客体的片面理解,需要将结构真正建立于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联系中。一方面要避免主体认识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解除客体无限性的制约。因为主体的活动在认识论的层次上需要一个连续的去中心化过程,但该过程无法得到完备的普遍性,只有助于建立一个协调一致、连续的相互关系,所以需要在客体的帮助下按照主体的推论构建客体,消除主体的认识壁垒。但构建的结构是近似于客体却又不同于客体的,是主体与客体融合的产物。因此不存在没有构造过程的结构,无论是抽象的构造过程,或是发生学的构造过程,结构都是在不断地构造和再构造的。

上一篇: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利用班会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