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7-24 04:20:05

思想品德课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 农村 初中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25-01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构建和发展初中学生的主体性为经,以各项具体教学工作为纬,为初中学生创设主体性生成的环境。提供发展主体性的平台。在此,主要谈谈如何结合思想品德课发展农村初中生主体性的问题。

一、做好教学规划,加强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做的功课有很多,除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学生观,加强知识的补给更新和提高授课技能,完善教学设施和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等外,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社会实际和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重新规划。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在内容设置、章节划分和编排等方面可以做到完全照顾或满足任何地区的学生的。教师应在不违背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规划,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譬如,相较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初中新生更加害羞和胆怯。他们的知识面较窄,接触的人较少,大多来自民风淳朴的乡村,在建立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自信心不够强,对外面世界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例如,七年级上下册的教材原本的内容编排顺序如下:扬帆起航、学会学习、成长中的我、人与人之间、在分数的背后、共同的责任、情感世界、无序与有序、我们的权益、走进社区。针对刚进入初中的农村初中生接触人群不多、不善于交际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内容放在学习“学会学习”的内容之前,以帮助他们克服在人际交往方面可能存在的欠缺和障碍,为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下阶段的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人与人之间”的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做必要的提示和引导,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的同时,拓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并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互相探讨,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周围世界。通过教材内容的调整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勇于表达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勤学、善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二、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性意识

相较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初中生由于缺乏自信和表现自我的勇气,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旁观等待。而人的主体性的逐步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活动的锤炼来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多地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把课堂变成学生获取知识与生成发展主体性的场所,同时,适时、适量地把课堂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校外,让学生亲身体验校外的真实世界,在感受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开展主题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如小组讨论、辩论赛、演讲、游戏、戏剧表演、活动总结汇报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增强其参与意识。比如,教授“走进社区”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的活动;教学“我的困惑”的内容,可以通过演讲、知识抢答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鼓励理性质疑,培养辨别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身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初中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性格上出现明显的叛逆倾向,同时,由于阅历经验所限,依赖性依然是其性格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依赖性导致的从众心理依然强势,这种性格上的突出矛盾容易造成偏激的心理取向。这种心理偏激取向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它本身隐含着化不利为有利的契机。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宜疏不宜堵,应因势利导,把情绪化叛逆变成理性质疑,变不利为有利,刺激他们的解决问题的冲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主体性稳固树立。如教学“自然的声音”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日本核电站爆炸事件,让学生思考和判断“科学造福人类”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又如学习“跨越代沟”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写一封致家长的信“亲爱的爸(妈),我想对您说”,让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的同时,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心声,包括质疑。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对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包括农村的环境、农村学生查阅资料困难等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教师要结合教材的话题和材料,适当拓展范围,紧密结合正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从多层次、多方面来看待所发生的一切,理性地提出合情合理的质疑意见,提出解决的办法或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稳步推进学生主体性的不断发展。

总之,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着重从三个维度出发,有效发展农村初中生的主体性,健全其人格品质。

(责编 雷靖)

上一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视野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