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时间:2022-10-08 10:44:40

新课程视野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 三种意识 三种角色 三组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13-01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所以,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如何设计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树立三种意识

1 树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意识。应试教育往往以高考为指挥棒,以成绩为法宝,以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新课程要求语文学科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意识。在以学生成绩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育能力的背景下,成绩好的学生是教师心中的宝,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是野外的草。许多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呵护、万般宠爱,即使他(她)行为品质恶劣,也包容甚至纵容;而新课程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教师也应以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度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

3 树立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意识。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是知识的传道士,学生也就成了必需的、固定的听众。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一致、亲密无间的相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平等了,师生间的交流容易了,学生不再将教师视若神明,敢于同教师争辩,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争论辩驳,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树立三种意识,转变了传统观念,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扮好三种角色

1 扮好引路者的角色。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教师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包办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扮好导演的角色。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台前“主角”变为“幕后英雄”,让学生成为主角,自己则做导演。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课堂上则只做引导和点拨,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读、说、演,让整个课堂充满学生的朝气与才情。

3 扮好积极的旁观者的角色。教师走出居高临下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自读课完全可以交给学生来上,先由他们共同讨论如何来处理教材,再由一个代表来上课,而教师则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针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做出点评并给予指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又可以反思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教师扮好相应的角色,让课堂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情参与,激发学生的朝气与才情,课堂岂不高效?

三、理好三组关系

1 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语文是要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2 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协调的关系。教案是静态的,而课堂则是动态的,教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不确定性与动态性。教学中的预设不等于设定,教师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使自己的教学能灵活适应变化了的学情,这个适应的过程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时,教师不要单方面按教材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契机,洞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跌入的陷阱,由此去创设更广阔、更轻松的思维碰撞空间。

3 处理好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相辅助的关系。新课程强调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自主学习的本质不是单纯的学生互动交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适当的讲解、恰当的点拨还是必要的。教师不要片面追求课堂的表面繁荣,要在传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学定教”而非“以教定学”,构建好对话教学的平台。

理好这三组关系,让课堂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课堂形式多样,师生互动灵活有效,课堂岂不高效?

(责编 马超勤)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生的主体性 下一篇:从师生平等的层面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