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间:2022-07-24 03:20:42

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来完成的。但是随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的提出,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了当前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热点。本人多年体育教学的体会有:

一、牢固建立“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发展服务的。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动主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生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体。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我国目前的教学理论研究中,重“教”的研究轻“学”的研究;教学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发挥不够。不重视学生的学,教也必然效果不佳,因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学生是体育活动的真正主人。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真正主人。

3.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所有这些都由教师无法代替,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

二、科学实施“为学而教”的教学活动

教与学是教学活动行为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组织、安排、调整好教学活动。

1.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教学思想。教师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打破传统模式,构建尊重学生的教学结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被当成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出现了“满堂灌”、“单口相声”、“一言堂”等现象。有的教师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很少甚至从没考虑过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共同管理能力,这些是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这点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胆子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时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而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相反,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会使学生觉得紧张,甚至产生焦虑情绪,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3.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愉悦完成教学任务。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在“懂”和“乐”上很下功夫。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进而是“乐”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前滚翻低头、含胸、团身的动作要领,积极思考前滚翻的动作原理,带着这些问题在练习中加以体会,就会认识得更深刻。有些学生做前滚翻练习时站不起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提问:,为什么站不起来?芽引导学生做技术分析,开展课堂讨论,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使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有关体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会学”,“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市卫生学校

上一篇:以学定教 以读为本 以疑启思 下一篇: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