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用与独立的母语评论

时间:2022-07-24 02:03:5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重性、差异性明显增强”[1]。由于言语是主体“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日趋斑斓多姿的思想活动必然引发语用主体的母语表达趋向个性化、活力化、多样化。基于此时代背景,从积极语用的新视角出发研究各国母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撷取其自由思维与独立评论之精华,以作大陆母语教育改革之借鉴,当值其时。

一、积极语用及其时代背景

所谓积极语用,是指基于表达主体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的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型言语行为。其中独立的母语评论是最能表征人的智慧,实现其思想价值的语用形式,是最能标志一个社会文化创造蓬勃力量的语用形式。没有独立的母语评论,就没有个体生命的思想成长,当然也没有整个社会的文明发达和成熟。从消极语用向积极语用的蜕旧更新,言之为一场不动声色的语用范式的转型并不为过。这种转型实际上已经开始发生:且不说网络上“异质语用”的崛起,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这三大主流媒体对评论栏目的迅速增设、语用个性活力的开禁与逐步释放,即为明证。语用范式的转型是时展的必然逻辑,是任何个人意志无法逆转的历史趋势。

就社会背景而言,人们正由消极语用时代被随意役使、被单向输入文化符号、机械执行思想指令的工具人,逐渐回归到人格独立、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语用主体。就文化背景而言,正由消极语用泛滥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所象征的一元文化逐渐向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包容并存时期转变,洋溢个性创造活力以独立评论为表达常式的积极语用势将崛起。就教育学背景而言,理论界正由“适应论”向“超越论”、由“接受说”向“创新说”深刻转换。随着教育目标观不断更新、先进教育理念持续普及,以凸显言语主体的表达功能、释放个体生命的评论活力为主旨的积极语用,自然要上升为母语教育的新目标和新使命,并且成为整个社会语用发展的新阶段、精神文明演进的新里程。就课程理论背景而言,世界范围内基于控制本位的普遍主义课程目标观正向“表现性目标”观转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E.W.Eisner)所倡导的基于解放理性的“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说,成为全球课程理论界的“新宠”[2]。当代教育所追求的不是学习者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多元性、差异性和创造性,强调课程曲折展开中旨在催生学习主体自由解放精神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现。在母语课程领域,“表现性目标”就具体化为学习者在心灵与文本、与世界赤诚相拥中所迸发的流淌着生命汁液的鲜活言语,即基于情感体验与深度思考的积极的表现性言语。这种言语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立足言语规范而又超越言语规范,进而走向言语创生的表现性境界。

因此,由消极语用向积极语用的逐渐进化,是当代中国语用范式的一次历史性深刻转型。而学校教育如何展开独立的母语评论,是实施积极语用教育观的题中要义。

二、国外作文命题:引导独立的母语评论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衡量母语评论能力的一系列标准。概而言之,包括母语评论的真实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几个基本的维度。按照这些母语评论的标准,各国母语教科书精心设计,指向口头和书面两种评论形式。书面评论往往集中体现在最具价值引领作用的高考命题上。

试看以下法美等国近年大学招生若干作文题。

法国作文题: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4.“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5.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3]

作为拥有众多思想家的法国,其作文题善于引导学习者作超然的哲学思辨,以“人”为中心而作本源性评论。

美国作文题:

1.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2.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以上为芝加哥大学)

4.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评说。

5.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的?

6.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以上为普林斯顿大学)

7.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8.有种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

9.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一下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以上为西北大学)[4]

美国作文题,正如其社会生活那样五彩缤纷。芝加哥大学更重激发学习者在虚拟生活中发挥独特想像力;普林斯顿大学和西北大学不约而同指向学习者个人的现实生活,侧重开发其生活资源,激发其自主评说的生命冲动。

以上对中低段母语教学最具价值引领作用的各语种高考论题,给予我们深刻、久远的启示:要为学生母语作文创设一个多元开放的评论空间,释放其自由思维、多向取舍的智慧能量。无论是指向社会现实的论题,还是聚焦形而上哲思的话题,它们都不预设既定的思维路径或框架,甚至连隐含在题内的暗示也了无痕迹――任你挥洒富于表现力的母语评说,让个体生命在言语中奔泻才思。如果中国母语作文也能如此撤去精神栅栏(诸如“正确”“健康”之类的标准云云)而开放地设立论题,学生们当被激发起挑战心智极限的热情,当会获得对母语评论能力的深度淬砺。平庸的叙述、平面化的“再现”,只是对生命思维潜能的一种禁锢或埋没。只有通过无拘束的评论与辩说,才将引爆生命的思维能量,使之升腾起绚丽多彩、硕大可观的智慧之花。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积淀学生优秀的传媒素养成为对未来合格公民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种优秀的传媒素养是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比较、选择,从而提炼自己观点的综合素养。其中,针对媒体信息作出有品位的母语评论是关键。这不仅仅是现代人立身处世所应具备的对传媒信息的一种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更是作为国家公民之一分子的任何个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换言之,养成对传媒信息真实、独立、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母语评论能力,更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其所有成员作为“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因而已经超越了一般母语运用技能或技巧的范畴。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所有学生“学会运用分析和批判的技能对交际媒介作出反应,”“通过审视媒体作品,学会分析观点、筛选信息”[5]。《德国语文教学大纲》明言通过阅读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养成评判态度,提高评判能力”[6]。《智利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具体地列出了对学生传媒素养的多种要求:“比较并说明不同媒体对相同事件的报道及所持观点的异同;将媒体报道与其他文化渠道传播的信息相比较;媒体作为传播信息、思想等内容的工具,对其进行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7]。

既然母语教育承担着“成人”的重要文化使命,而“成人”之要义就在于让学生在文化启蒙期开始就逐步养成敢于批判和创新、善于批判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由于言语与思维天然具有同位一体的亲密关系,故以独立评论为形式的母语活动将是养成独立思维乃至创新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从这层意义上说,母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任何兄弟学科的教学所无法取代的。诸如:怎样排除旁人议论的影响而尊重自己的真实体验?怎样判断事物或现象的性状?怎样反思已发生人事的成败功过?怎样感悟表象之后的底蕴与启迪等等。这种评论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母语教育责无旁贷。正如《法国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那样:法语教学的“宗旨是每个学生形成他的个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独立的、负责任的公民”[8]。

三、国外阅读教学:开放的教材设计

置身于中外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哲学背景中,阅读教学的差异同样鲜明而深刻。各国母语教育中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已经给居于下位的教师课堂教学明示了尊重学生评论的真实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种价值导向,并自然引导着教材的研制、设计和使用。

且以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母语教材《美国语文》作比较。这是一套教会学生砥砺母语评论能力的典范教材。该教材采用大单元结构,其中“选文”是“课”的根基所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而“问题指南”作为一个作业系统,是该教材整个结构系统中的关键,它通过大量基于文本而超越文本的问题将学习主体的思维引入课文、激活教学内容:怎样以选文为平台,让学生站到这个平台的中心来展开思维、评说和讨论等各项活动――这正是“课”的立意所在和设计起点,是体现这套教材通过评论训练去发展学生言语和思维的结构特色之所在。凭借这个基础性平台,学生的个体心智充分活跃起来了,其创新性言语才能、思维能量都高效地释放出来了。其文后各小栏目,均以“问句”的形式,引领学生站在历史、现实与选文的交汇中心来抛出真实、独立、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考与评论。既不是对选文内容的平面化复述,也不是单向式“接受”选文中的知识与观点,而是激发作为学习主体的“我”之追问,激发作为天地间大写的“我”之探究。

该教材第三册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大陆教材译为《不自由,毋宁死》)。该课文编者设计了一系列颇有梯度、层次分明的问题,归类如下。

第一类:基于对文本微观层面的理解而予以基础性评论。这类问题涉及到对文本局部内容的理解、判断、推论,给一般学生提供了基础性的评论契机。

1.亨利是怎样表明他判断未来的方法的?

2.亨利说在美国建立英国的军事建筑是为了什么原因?殖民地人民必须采取什么行动?

3.亨利说“下一阵从北方席卷而来的狂风”会带来什么?(以上为“阅读理解”)

4.你认为亨利为什么从对他之前的发言者的看法开始?(推断)

5.为什么亨利认为与英国妥协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证据支持)

6.亨利是怎样回答殖民地人民还没做好战斗准备的反对意见的?(分析)

7.亨利把殖民地人民的情况比喻成什么?(分析)

第二类:基于对文本宏观层面的把握而予以升华性评论。这类问题需要较强的概括力和论证力,给学生提供升华性的评论机遇。

1.你对亨利有什么样的印象?根据这篇演讲判断,你认为他应该拥有强有力的演说家的声誉吗?(评论)

2.在一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类似亨利这样一篇政治演说能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评论)

3.亨利认为与没有自由的生命相比,牺牲更加可取。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民意测验并评论)

第三类:超越文本、联系社会现实而给出的发展性评论。这类问题更需要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前瞻力,为学生的思维释放提供超越文本的契机。

1.把亨利和今天的政治演讲作比较。哪些演讲者能达到与亨利同样的社会影响力?(社会研究连线)

2.今天,怎样的情况或条件可能促使一名政治家作出这样正式、戏剧性的演讲?[9](联系社会未来)

虽然,编者在课文前以“一个高水平的演说家会使用一系列技巧来强调他的要点”为话题,向学生解释了“重述”、“重复”、“并列”、“反问”等语言技法;但“问题指南”引导学生思考和评论的内容对文本更具有超越性,供其思想和言语自由飞翔的心智空间更为广袤。如此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指向广阔的历史时空,可见教材研制者对开发学生评论智慧的别具匠心。正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郑重指出:“儿童有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名自主的行动者,表达意见”[10]。

同样是帕特里克・亨利的这篇《不自由,毋宁死》演讲,苏教版在名为“活动体验”栏目下共设计两道问题:

1.亨利的演讲为何如此轰动,他是怎样说服听众的?这对你练习演讲有什么启发?向组内同学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2.请想象亨利演讲的情境,借助语气和语调、表情和手势,演讲《不自由,毋宁死》的最后两段。体会呼告与反问语气对增强感染力的作用[11]。

与上述《美国语文》同一选文的设计比较,苏教版的设计只是停留在演讲的技巧性、模仿性层面上,也缺乏循序渐进、富于梯度的系列设计,未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或社会现实层面上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和言语自由开放的空间。

母语评论的设计及其教学,决定着该民族以共同语为承载和象征的文化创造力之发展。关键并不在于是否用了诸如“评论”、“评说”之类的术语,而是是否能在真实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诸价值导向的引领下,高度自觉、持之以恒地去开发那片尚处沉睡期的童心世界,进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其思想力、优化其表达力。外国母语评论题的设计启示是:评论的内容和对象本身展示着广阔的、开放的思维空间,容许多元、异质的母语评论存在;题干不作暗示性或提示性的限制。当然,我们无意苛求国内语文教材,毕竟中外母语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迥然相异。但是通过比较,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母语教育的不足并考虑予以改进,这其实是全球化视野中的一种文化大气和战略眼光。学校母语教育是为学习者终身可持续发展而孵化“语言童子功”。正如德国语言学家魏斯格贝尔所言:从个体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0]。因此,对未来公民的母语教育,无论怎样评价也并不为过。只要我们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个判断:整个人类教育正愈来愈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11],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推论:以培养独立评论能力为突破口的母语教育,无疑将成为打造未来中国公民的活力汉语、提升国家文化创造力的战略性奠基工程。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14.

[2]我爱语文.法国的高考作文题.[EB/OL].(2012-2-10)[2012-4-19].

[4]《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课题组.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S].唐长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43-344.

[5]《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课题组.德国语文教学大纲[S].倪仁富,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51.

[6]洪宗礼等.智利中学语文教学大纲[C]//外国语文课程标准译介.谷佳维,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50.

[7]洪宗礼等.法国中小学法语教学大纲[C]//洪宗礼等.外国语文课程标准.张新木,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86.

[8]美国语文(第三册)[M].马浩岚,译.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183-184.

[9]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0.

[10]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修订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4.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上一篇:民国女人张幼仪:感谢离婚 下一篇: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