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与规划节能措施

时间:2022-07-23 11:32:46

浅谈绿色建筑与规划节能措施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又称为生态建筑、环境共生建筑、可持续建筑。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绿色建筑与规划节能措施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规划;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近几年,“城市生态环境”无疑成为社会上议论最为广泛同时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空气质量恶化、秋冬季雾霆频发、城市交通过于拥堵、城市水资源医乏等都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若干表象。尤其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并且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和农村作为人类生活的两大载体,特别是城市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快速迁移依旧是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的趋势。

然而,高速的城镇化发展,在城市的规划规划中,以及以建筑单体、建筑集群和园区作为城市构成单元的规划建造过程中,对于城市与资源环境、建筑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呈现出高耗能、高浪费的态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绿色建筑”的概念孕育而生,并在2006年国家制定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CB/T50378-2006,在2010年颁布了《民用建筑绿色规划规范》JGJT/229-2010,自此,“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积极的推广。

2、气候分区与建筑风土美学

2.1、寒冷气候的保温文化

寒冷气候的建筑最大的气候挑战在于抵抗巨大的室内外温差,主要以外墙保温来阻绝由围护结构导入的寒流,这就需要加强墙面的保温能力,因此在建筑外形上会呈现出强烈的墙面元素。对古代民居的调查表明,外墙的厚度与当地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气温成正比。从现代建筑节能法规也可以看出这方面保温要求的倾向,如寒冷地区特别强调建筑的屋顶、外墙、开口部位的保温处理,其目的就在阻挡当地巨大的温差所引起的热损失。

2.2、热带地区的遮阳建筑美学

保温在寒冷地区有良好的效果,但在热带气候区却效果不佳,因为热湿气候并非气温很高,而只是全年持续的温热。而遮阳对热湿气候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益处,因为遮阳对于减少热辐射有巨大功效,因此热带传统民居都具有大大的屋顶、深深的遮阳。在热带地区,有些公共建筑规划四周开放的大屋顶建筑,这种大屋顶除了遮雨之外,最大的作用在于遮阳。在进行现代建筑规划时,应积极采用这种遮阳文化,深深的遮阳、美丽的阴影才是真正的热带建筑美学(见图1)。

图1热带地区的遮阳美学

2.3、亚热带气候区的保温与遮阳并重文化

在亚热带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遮阳的节能效果,都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即遮阳效果比热带低,保温效果不如寒冷气候,必须巧妙地将保温与遮阳作最合理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根据以上节能要求来勾画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特征,即“适当的开窗”、“丰富的阴影”、“充分的通风”。“适当的开窗”即开窗只需满足基本的采光、通风及眺望的需求即可,不要开设大窗以免引进太多的热量,一般而言,办公建筑的40%、居住建筑的20%的平均开窗率就具有良好的采光、眺望的效果。“丰富的阴影”就是在开窗部位上部规划遮阳板、阳台以遮挡日照辐射。“充分的通风”则要求建筑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即要求建筑平面以长条浅短为主,居住空间深度不宜过大,方便通风(见图2)。

图2亚热带地区建筑美学

3、绿色建筑规划中的节能方向

3.1、建筑的规划以及整体的规划

在对建筑进行规划时,主要的部分就是建筑的规划以及整体的规划,这个主要的部分同样是节能规划的主要环节。如果建筑的选址不恰当或者是对建筑进行不合理的规划,会使建筑在后期的运行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对建筑进行规划以及对整体进行规划时,要依据整体的概念进行综合的规划,使建筑的规划、选择以及规划能够达到节能的标准。

(1)对建筑进行合理的选址

在进行建筑的选址工作时,要结合建筑地点的文化、交通、经济、能源以及经济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对建筑地点的自然环境要充分运用,使建筑选址的工作能够做到因地制宜,达到合理以及经济的效果。在进行规划的工作时,对夏季以及冬季主导的风向进行充分考虑,对建筑的朝向以及建筑的布局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2)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规划

在建筑的能耗方面,外部的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建筑外部的水面以及植被等能够将局部的气候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能够将热岛效应有效降低,使建筑内部的能耗有效的降低。

(3)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

在对建筑进行规划的时候,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日照能够获取相应能量,对日照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将照明的用电有效节约,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对自然以及健康的光环境。除此之外,对日照进行充分利用还可以杀灭有害的病毒以及细菌。在建筑的内部引入自然的日光就是建筑的采光,运用相应手段将日光进行控制,依据相应方式进行分配,提供的照明在质量方面要远远的优于人工的照明。

3.2、对围护的结构进行设计

在绿色建筑中,围护的结构要具备相应的隔热以及保温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围护结构的能耗大约占据建筑整体能耗的一半,因此,将维护结构隔热性以及保温性进行有效提升,能够影响建筑的节能以及室内的环境。依据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以及复合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内保温的技术、夹心保温的技术以及外保温的技术,在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外保温的技术。在建筑围护的结构中,不能将保温等同于隔热,将太阳的辐射有效减少是隔热要达到的目的。在建筑中能够达到自然的通风,对围护的结构进行隔热设计的时候将内表面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是主要的方面,因此,围护的结构要具备相应的延迟时间以及衰减度,保障在内表面不会出现过高的温度,避免居民吸收较多热量。

3.3、对可再生的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1)太阳能

太阳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它的储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免费的使用,同时不用对其进行运输,对环境也没有污染。在利用太阳能方面,主要是太阳能发电以及太阳能集热。在太阳能集热的方面,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低,应用较为广泛。

(2)水资源

首先,对雨水进行收集以及利用,对屋面雨水流经的途径以及地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地表的径流能够有效降低,采取渗透的措施将雨水的渗透量有效增加,对径流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非饮用水方面要采取非传统的水源,如雨水或者是中水等等;再次,合理选用节水的器具,同时对经过处理的中水进行充分利用;最后,对水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

3.4、将立体的绿化与建筑相结合

在绿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就是立体的绿化,它能够将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能够将绿化的景观进行充分的丰富。在绿色建筑中,将立体的绿化与建筑相结合,能够使绿化的空间层次以及立体景观的艺术效果进行有效丰富,使绿化量有效增加,将热岛效应有效减少,将噪音、有害的气体以及灰尘有效减少,将生态的环境有效改善。绿色建筑中,可以通过墙面的绿化、栅栏的绿化、屋顶的绿化以及门庭的绿化等实现立体的绿化,将立体的绿化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

结束语

建筑节能规划本身是一种科学化、综合化的建筑风土规划方法,能善用建筑节能原理的建筑规划,自然能展现气候风土特色。一部符合气候的建筑节能法令,就像一个建筑风格的雕刻师一样,可以塑造优美的都市风格。建筑节能规划的范围甚为广大,从大尺度的都市规划至小尺度的建材要求,从建筑外形至机器设备效率,都市节能规划发挥的地方。建筑节能计划必须由大至小,进行系统化、层级化的节能规划,才能发挥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承元.浅谈绿色建筑与规划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13,06:58-61.

[2]何梅.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53.

[3]陈文秀.分析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58.

上一篇:浅谈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简析 下一篇:浅谈路基压实度施工控制